第一章:槐荫镇的屠户
时值大梁王朝末年,天下纷乱,民不聊生。在远离京畿的一处偏僻之地,有个唤作槐荫镇的小村落。村子不大,百十来户人家,依一条浑浊的溪流而建,四周被老槐树环抱,浓密的树荫常年笼罩着村庄,即使是白日,也透着一股子阴郁。
村里的人们大多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糊口,日子过得拮据而麻木。唯独村东头的老王家,似乎与这穷困的村庄格格不入。老王,人称王屠户,年轻时便以杀猪宰牛为业。他的屠户手艺是祖传的,据说他家传的那把杀猪刀“屠龙”,削铁如泥,更为奇特的是,刀身在杀过千百牲畜后,竟隐隐泛着一层暗红的光泽,仿佛浸透了无尽的血腥。
王屠户年近五旬,身材魁梧,膀大腰圆,一脸横肉,眼神凶狠,嗓门洪亮,寻常人见了都要退避三舍。他平日里总是系着那条油光发亮的油腻围裙,身上散发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生肉腐败的气息,连村里的野狗都不敢轻易靠近他的家门。
他的屠宰场就在自家后院,一个破败不堪的棚屋。每日清晨,天还未亮,他家那扇沉重的木门便会“吱呀”一声打开,伴随着猪羊凄厉的嚎叫和屠户特有的吆喝,新一天的杀戮便开始了。溪水边常年流淌着暗红色的血水,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从不冻结,村里人都说是王屠户杀孽太重,冤魂不散。
尽管王屠户声名狼藉,甚至有些令人害怕,但槐荫镇的居民却不得不仰仗他。谁家过年过节,或是遇红白喜事,总免不了要买些猪肉。王屠户的肉铺价格公道,分量十足,而且他从不缺斤短两——或许是因为他心里清楚,缺斤短两这种“小恶”,比起他真正隐藏的秘密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除了屠夫的身份,王屠户还有一个让人在背后议论纷纷的习惯。他好吃。不是普通的贪吃,而是对“美味”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追求。他尤其喜欢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寻常的猪牛羊肉,在他看来太过寡淡。他时常会花高价从外面买来一些罕见的野味,比如鹿茸、熊掌,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飞禽走兽。但最让人觉得邪门的,是他偶尔会从溪流下游的乱葬岗附近,拾回一些无人认领的……残骸。
他总是趁着夜色,用一个大大的黑色陶瓮,将那些东西悄悄运回后院。起初,人们只是觉得他可能用来沤肥,或是做些别的什么。但久而久之,尤其是当村子里开始接连发生一些怪事之后,那些关于王屠户的恐怖传闻便开始悄悄流传开来。
有人说,曾在深夜路过王屠户家的后院,听到里面传来非人的嚎叫声,像是野兽,又像是人在极度痛苦中发出的呻吟。还有人说,曾看到过他家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带着一股浓烈的焦臭和血腥味,与寻常烧柴火的烟截然不同。更有甚者,信誓旦旦地说,曾在溪边看到过王屠户在月圆之夜,用那把“屠龙”刀,切割着什么巨大的、轮廓模糊的东西,旁边还点着一些散发着诡异香味的草药。
这些传闻,王屠户大多置若罔闻。他依旧每日杀猪宰羊,吆五喝六,脸上带着粗鄙的笑容,仿佛那些谣言只是乡下人无聊的臆想。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他后院那个神秘的陶瓮里,装的也不仅仅是普通的“残骸”。
王屠户的心中,隐藏着一个巨大而黑暗的秘密,一个足以让整个槐荫镇陷入恐惧深渊的秘密。这个秘密,与他日渐衰老的身体,以及他对某种“力量”的贪婪渴望,息息相关。
第二章:不老的渴望与失落的传承
王屠户并非生来就是如此凶残。年轻时的他,也曾是个憨厚老实的少年,跟着父亲学习屠宰手艺。那时的他,或许也害怕过刀下的生灵,也为自己的营生感到过不安。但生活的重压,以及一次偶然的遭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王屠户还是个三十出头的壮年汉子,名叫王二狗。他的父亲突然染上恶疾,不久便撒手人寰,留下他和体弱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治病和糊口,王二狗拼命干活,但家境依旧贫寒。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绝望之际,一个自称“云游四方的郎中”的老道士找到了他。老道士须发皆白,眼神深邃,穿着一身破旧的道袍,身上带着淡淡的药草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老道士看了王二狗一眼,又摸了摸他母亲的脉搏,摇头叹息道:“你母亲这是元气大亏,寻常药物难以奏效。除非能找到世间至阳至刚之物,或是……吸取天地间某种特殊的‘精华’,方能吊住一口气。”
王二狗苦苦哀求,说自己实在没钱买什么天材地宝。老道士嘿嘿一笑,说:“钱财只是俗物,贫道云游四方,看的是缘分。我看你骨骼清奇,乃是万中无一的‘血牲之体’,天生便适合修行一种古老的血道秘术。此术歹毒异常,需以生灵之精血为引,辅以秘法祭炼,方能成就。一旦功成,不但可延年益寿,甚至能窥探长生之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