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香引
正德七年的秋汛来得急。林小满缩在广济桥洞下,破棉絮浸了水,贴在背上像块冰。他数着桥柱上的青苔,第三块苔斑左边有道裂缝,能塞进半枚铜钱——那是他今早发现的“新大陆”,此刻却连摸它的力气都没了。
“卖包子嘞!热乎的猪肉大葱包!”
甜糯的吆喝撞破雨幕。林小满的肚子适时叫起来,他舔了舔开裂的嘴唇,循声望去。十字街口的“福来居”飘着白汽,竹蒸笼叠成小山,蒸腾的热气里,老板娘王氏正掀开笼盖,雪白的包子颤巍巍立着,油光顺着褶子往下淌。
“小乞儿,发什么愣?”王氏眼尖,抄起个包子抛过来,“拿去垫垫,莫要冻死在我店门口。”
包子砸在脚边,滚了两滚。林小满扑过去捡,指尖刚碰到面皮,就觉出异样——这皮比寻常包子厚,按下去不回弹,倒像...像泡发的老豆腐?
“馋鬼!”王氏笑骂着转身,围裙角沾着星点暗红,林小满没看清。
他咬开包子,汤汁“滋”地溅在舌尖。肉香裹着股说不出的腥甜在嘴里炸开,他呛得咳嗽,眼泪都出来了。可那香味太勾人,他连吞三个,直到肚皮圆滚滚,才揣着剩下的两个往桥洞跑。
夜里起了风,桥洞漏雨。林小满蜷在棉絮里,摸出包子。月光透过桥缝照进来,他看见包子皮上浮着层细密的绒毛,像极了...像极了西市刑场挂的人皮。
第二章 洞
三日后,林小满又饿了。
他蹲在福来居后巷,盯着墙根下的泔水桶。桶里浮着半块没吃完的包子,皮上同样有绒毛。他正想伸手,背后传来脚步声。
“小乞儿,又来讨食?”
是王氏。她系着靛蓝围裙,手里拎着把明晃晃的砍骨刀。林小满往后缩,撞在潮湿的砖墙上。
“前日给的包子可合口味?”王氏凑近,刀背蹭过他脸上的污垢,“我这包子,用的是后山水潭里的鲜鱼,加了十几种香料,所以味道特别。”
林小满盯着她围裙上的暗红,喉咙发紧:“是...是鱼肉包。”
“聪明。”王氏转身往店里走,声音飘过来,“明儿再来,给你留个肥的。”
夜里,林小满发了烧。他迷迷糊糊梦见自己变成包子,被人塞进蒸笼。蒸腾的热气里,他看见许多影子——缺了条腿的货郎,掉了门牙的老妇,还有总给他糖吃的老周头...
“救救我...”他听见老周头的声音从蒸笼缝里渗出来。
天没亮,林小满就醒了。他摸出藏在枕头下的半截簪子——这是他捡到的唯一值钱东西,磨得锋利,权当防身。
后巷的水潭结着薄冰。林小满趴在岸边,看见水下漂着片衣角,是月白粗布,老周头常穿的那种。他伸手去够,冰面突然裂开,一只青紫的手从水下伸出来,指甲缝里卡着半粒芝麻。
“啊——”
林小满尖叫着后退,撞翻了墙角的破筐。筐底露出半截红绳,和王氏腕子上的一模一样。
第三章 窖
林小满病了。
他缩在桥洞,浑身滚烫。恍惚间,有人给他喂水,是王氏的脸。“傻小子,发了烧还往水潭跑。”她的手抚过他额头,林小满闻到她身上有股味道,像腐烂的鱼混着香灰。
再醒来时,他在福来居的地窖里。
霉味呛得他睁不开眼。借着气窗透进的光,他看见墙角堆着麻袋,有些破了,露出染血的衣角。墙上有道抓痕,深可及骨,旁边用炭写着“别吃”。
地窖门“吱呀”开了。王氏提着盏油灯下来,身后跟着个男人,左脸有道刀疤,正是福来居的帮工李三。
“醒了?”王氏踢了踢麻袋,“这是昨儿送来的货,明儿就能上屉。”
李三咧嘴笑:“这小崽子倒皮实,昨儿灌了半桶药,这会儿倒能坐了。”
林小满浑身发抖。他终于明白那些失踪的人去哪了——货郎、老妇、老周头,全被做成了包子。
“你不吃?”王氏摸着他瘦得硌手的胳膊,“你这身子,正好做馅。”
她抄起刀要割,林小满猛地撞开她,往窖口跑。李三扑过来,他抄起地上的麻袋砸过去,趁机窜上楼梯。
“抓住他!”王氏的尖叫在头顶炸响。
林小满冲进前堂,客人们还在吃包子。他撞翻蒸笼,滚烫的包子雨落下来。有人骂骂咧咧,他却看见每个包子里都裹着黑褐色的头发,或是半枚带血的指甲。
他跑到街上,身后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没人注意到这个浑身是血的小乞儿。
第四章 命
林小满躲进了城隍庙。
他蜷在神像后,听着自己的心跳。庙祝老张头端着碗粥进来,见他吓了一跳:“小满?你这是怎么了?”
“他们杀人做包子。”林小满抓住他的袖子,“王氏和李三,他们把人关在地窖,杀了做包子!”
老张头的手一抖,粥洒在地上。他盯着林小满脸上的伤,突然跪下来:“小祖宗,你可别乱说...那福来居,是镇邪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