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野也高兴,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刚骑到村口,就看见晚星站在作坊门口朝他挥手,旁边还站着个穿西装的男人,手里拿着个摄像机。程野赶紧停下车:“晚星,这是?”
“这是文创平台的张编导,王总监派他来给咱拍宣传视频,说要做个专题片,在平台首页推。”晚星赶紧介绍,张编导笑着伸手:“程野老板,久仰大名!昨天看了你们拍的素材,觉得特别有生活气息,今天特意来拍点更详细的,比如香料地、刺绣过程,还有你们跟村民的互动。”
程野赶紧握手:“欢迎欢迎!俺这就带你们去香料地,正好老周头在那儿浇水,拍出来肯定真实。”
一行人往香料地走,路上张编导就开始问:“程野老板,你当初为啥想做手工香囊啊?很多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你咋想着回村创业呢?”
程野挠挠头,笑着说:“俺小时候就看俺奶奶绣香囊,那时候村里谁家有喜事,都找俺奶奶绣几个当伴手礼。后来奶奶走了,这手艺就快没人会了。俺回村的时候看见好多荒地,想着要是能把老手艺捡起来,既能让大家有事做,又能让村里的荒地种上香料,一举两得。”
到了香料地,老周头正背着水壶给薄荷浇水,晨曦洒在绿油油的叶子上,露珠晶莹剔透,张编导立马举起摄像机开拍,还让老周头说说怎么选薄荷:“周大爷,您采薄荷的时候咋选啊?是不是越嫩越好?”
老周头放下水壶,蹲下来摘了片叶子:“选薄荷得看颜色,深绿色的香味浓,浅绿的嫩是嫩,但香味淡。还得看叶子上的绒毛,绒毛多的说明新鲜,没绒毛的要么老了要么蔫了。俺采的时候都只采上面的三片叶子,剩下的让它接着长,这样能采好几茬。”
张编导一边拍一边点头,又跟着程野回作坊拍刺绣的场景。李婶和刘婶正坐在院子里绣香囊,阳光照在她们的手上,银针在布上穿梭,线穗子轻轻晃着,张编导拍得特别认真,还让晚星演示怎么设计图案:“林小姐,你设计图案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讲究?比如薄荷和艾草的图案,是不是得跟香囊的功效结合起来?”
晚星拿起笔画了个简单的薄荷图案:“有的,薄荷是提神的,图案就设计得清爽点,线条要流畅,像风吹过叶子的样子;艾草是安神的,图案就设计得圆润点,比如把艾草叶子围成一个圈,看着让人心里踏实。而且图案不能太大,不然绣起来费时间,也显不出精致。”
王小梅和她的同桌也在旁边绣香囊,张编导看见她们,特意过来拍:“小姑娘,你们为啥想来学刺绣啊?不觉得枯燥吗?”
王小梅抬起头,手里还拿着针:“不枯燥!绣的时候心里特别静,而且绣好的香囊能卖钱,还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东河村的手艺,俺觉得特别骄傲。俺以后想考设计专业,把咱的刺绣手艺跟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让更多年轻人喜欢。”
张编导听了特别感动,说要把这段也剪进专题片里。拍了一上午,张编导说素材差不多够了,还跟程野约定,下周专题片上线的时候,要在平台上搞个直播,让程野和晚星跟网友互动,介绍“溪香绣”的制作过程,说不定能带动销量。
程野一听特别高兴,赶紧跟晚星商量直播的事:“咱到时候得准备点福利,比如抽奖送香囊,再跟网友说说咱的故事,让大家知道咱的香囊都是手工做的,用料实在。”
晚星点点头:“还要把赵师傅做的新布料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知道咱的香囊从布料到刺绣都是用心做的。对了,孙磊不是会修东西吗?到时候让他也出镜,说说他之前受伤,大家帮忙的事,显得咱作坊特别有人情味。”
正说着,孙磊骑着三轮车回来了,车上装着刚从镇上买的新绣绷和丝线。他看见张编导,赶紧打招呼:“这是来拍宣传视频的吧?刚才俺在镇上听说了,咱‘溪香绣’要上平台首页了,真是太好了!”
张编导笑着说:“是啊,等专题片上线,再搞个直播,肯定能火。孙师傅,你到时候也得出镜,跟网友说说你在作坊的经历。”
孙磊赶紧点头:“没问题!俺到时候跟大家说说,俺之前受伤,程野和晚星帮俺垫医药费,还让俺在作坊干活,俺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份情。咱作坊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做出来的香囊也带着心意,肯定能让大家喜欢。”
张编导拍了拍孙磊的肩膀,说要把这话也剪进专题片里。中午的时候,程野留张编导在作坊吃饭,李婶炖了鸡汤,还炒了几个青菜,都是自家种的,张编导吃得特别香,说比城里的大餐还好吃。
下午的时候,程野去镇上快递点寄了几个香囊样品,顺便跟快递老板谈长期合作。快递老板姓陈,听程野说以后每天可能要寄几十甚至上百个件,立马答应给更优惠的价格:“省内七块,省外十块,偏远地区十五块,比散户便宜一半还多。而且俺给你配个专门的快递袋,上面印上你的‘溪香绣’logo,免费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