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见玉帝带来的沉重压力,并未让齐风雅消沉,反而如同淬火般,让她的意志变得更加坚韧、更加内敛。玉帝划下的界限,如同一道无形的藩篱,将她隔绝于核心真相之外,却也逼着她必须在这藩篱之内,找到新的突破口。
既然不能直指那潜藏的“黑暗根源”,那么,就全力清除那些已被其腐蚀、或正在被其侵蚀的“枝叶”!她要让绩效中心,成为一把刮骨疗毒的利刃,一层层剔除天庭肌体上的腐肉,直至那深藏的病根无所遁形,或者……因失去滋养而自行枯萎。
返回绩效中心后,齐风雅立刻调整了策略。
她召集团队,没有透露面见玉帝的具体细节,只是以更加冷冽坚定的语气下达了新的指令:
“玉帝陛下肯定了我等维护天庭纲常之责。然,天庭积弊非一日之寒,根治需循序渐进。接下来,我中心之要务,乃深化常规绩效考核,强化数据真实性核验,并重点筛查各司部‘资源-效能’异常节点,尤其是那些与已知风险点存在潜在关联的部门与人员。”
她刻意强调了“常规”与“已知风险点”,众人心领神会。组长这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一场更加精细、更加隐蔽的“刮骨”行动,在绩效中心悄然展开。
1. 数据显微镜下的“气运灰败者”
苏晓和温如意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对天庭各司部海量运行数据的深度清洗与关联分析。她们不再试图构建那个惊世骇俗的“系统性风险模型”,而是按照齐风雅的要求,将模型拆解、细化,融入到对各部门常规绩效的“健康度评估”中。
重点监测指标包括:
· 资源消耗与功德产出的长期偏离度(寻找下一个可能的“布雨司”);
· 内部流程数据的异常一致性(寻找可能存在系统性造假的痕迹);
· 仙神个体履职数据的突然性、无合理解释的波动(可能与气运被侵蚀、心神受影响有关)。
同时,她们开始尝试将月老提供的、关于部分仙神气运出现“灰败”迹象的模糊信息,与这些仙神所在部门的绩效数据、其个人的履职记录进行交叉比对。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需要想象力的工作,旨在寻找“气运侵蚀”在现实履职中的“数据表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轮筛选和模型优化,他们发现,几位被月老标记为“气运隐现灰败”的仙神(分别隶属于“星辰司”、“灵植监”和“仙匠府”),其所在部门的某些特定项目,在资源使用效率上,确实存在细微但持续的、不符合常规逻辑的“内耗”现象,且其个人近期的决策失误率,也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升高。
这些发现,无法作为直接罪证,却像一个个闪烁的警示灯,标记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
2. “合规”的特别审计
基于这些“数据警示”,齐风雅以绩效中心的名义,启动了一系列“合规”的特别审计项目。理由冠冕堂皇:
“为优化天庭资源调配,提升各司部运行效能,依据《绩效考核仙律》补充条款,现对星辰司‘星辉凝练’项目、灵植监‘上古仙种复苏’计划、仙匠府‘制式仙宝能耗优化’专项等,进行周期性效能专项审计。”
这些审计项目,完全在绩效中心的职权范围内,程序合法,理由充分。司法天神司乃至其他潜在的观望者,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然而,只有齐风雅和李长庚等人清楚,这些被审计的项目,正是那些“数据警示灯”闪烁最为频繁的区域,也是那些“气运灰败者”重点参与或主导的领域。
李长庚亲自带队,奔赴各部门。审计过程严谨而细致,表面上只关注资源流转、成果输出的合规性与效率。但在齐风雅的远程指导下,审计团队暗中加大了对原始凭证、能量流转痕迹、甚至参与仙神精神状态的观察力度。
在星辰司,他们发现“星辉凝练”项目消耗的“虚空星屑”数量,与最终产出的“纯净星辉”比例,存在无法解释的微小偏差,部分星屑仿佛“凭空蒸发”。
在灵植监,负责“上古仙种复苏”的一位管事仙官,在回答关于某种稀有灵液消耗细节时,眼神出现了极其短暂的涣散与迟疑,虽然很快掩饰过去,但未能逃过李长庚刻意观察的目光。
在仙匠府,审计团队更是发现了一批制式飞剑的核心符文镌刻,存在极其隐晦的、非标准化的能量引导纹路,这些纹路看似无害,甚至能略微提升飞剑初期威力,但长期使用,会加速飞剑灵性损耗,并产生一种极难察觉的、带有微弱“躁动”气息的能量残留。
这些发现,都被秘密记录、加密保存。它们如同拼图的碎片,暂时无法拼出完整的图像,却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腐蚀,确实在蔓延,并且以一种更隐蔽、更“技术化”的方式,渗透到天庭的日常运转中。
3. 无声的较量与反击
绩效中心的“常规”审计,自然触动了某些势力的神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