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展示图片,还要讲述故事,”凌空在笔记中写道,“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飞云县的变迁。”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决定在项目中加入口述历史的部分,采访不同年代的飞云县居民,记录他们的记忆和故事。
睡前,凌空规划了周末的安排:上午去林雪父亲的研究所扫描老照片,下午去老街采访,晚上整理素材。他期待着这个周末的收获,不仅是项目素材,更是对飞云县更深的理解。
周二早晨,凌空比平时更早醒来,进行了晨跑和拉伸。晨光中的飞云县宁静美好,偶尔有早起的商贩开始摆放商品,准备一天的营业。
校园里已经有不少班级在晨读,朗朗书声与鸟鸣交织,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氛围。凌空注意到教学楼前的樱花树已经绿叶成荫,投下大片凉爽的树荫。
课间操时间,学校没有组织集体活动,而是让同学们自由安排。凌空选择在图书馆查阅地方志资料,为周末的采访做准备。
“飞云县地方志最近进行了修订,”图书馆老师告诉他,“新增了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内容,可能对你的项目有帮助。”
凌空借阅了新版地方志,发现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统计数据,这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
【资料检索:精通(15/)】技能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提升。凌空发现自己开始掌握更高效的资料查找和筛选方法。
物理课上,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课题:研究传统建筑中的物理学原理。“飞云县有许多老建筑,它们的设计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的智慧。”
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老建筑如何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保温。凌空小组选择了钟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筑结构中的物理原理。
“钟楼的窗户设计有利于空气对流,形成自然通风,”凌空发现,“而厚重的墙体有很好的保温效果。”
这节课让凌空对物理学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注意日常生活中科学原理的应用。【应用物理:熟练(78/1000)】技能有了明显提升。
午休时间,学习小组讨论了项目进展和分工。凌空展示了初步的项目框架,大家提出了改进建议。
“可以增加一个对比板块,展示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变化,”苏暮雨建议,“这样更有视觉冲击力。”
苏晓晓补充道:“我可以用叠加的方式呈现这种对比,让观众直观感受变迁。”
林雪负责联系采访对象:“我已经联系了几位老街的老商家,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
大家的积极投入让凌空感到鼓舞,他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远大于个人努力。
下午的社团时间,地方文化研究社开始了新老照片的对比研究。大家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分析老建筑中的科学智慧,这为项目增添了新的维度。
“原来传统建筑中有这么多科学原理,”李学长感慨道,“我们之前更多关注历史文化价值,忽略了科学价值。”
这个发现让大家兴奋,决定在项目中加入这个视角,展示飞云县传统建筑的多重价值。
放学后,凌空和项目小组一起去了老街,进行前期考察。他们测量了一些老建筑的朝向、窗户尺寸和墙体厚度,为后续分析收集数据。
“这家茶馆的屋檐设计很有特色,”凌空指着一处老建筑说,“不仅美观,还有遮阳防雨的功能。”
大家认真记录观察结果,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素材。【实地考察:熟练(23/1000)】技能被激活。
回到家,凌空整理了收集到的数据,开始分析其中的科学原理。他发现老建筑中的许多设计不仅实用,还与环境和谐共存,这体现了传统智慧的深远。
晚饭后,凌空继续完善项目计划,同时准备周末采访的提纲。他决定从几个关键问题入手:个人记忆中的飞云县、见证的最大变化、对未来的期望。
睡前,凌空阅读了一些访谈技巧的书籍,学习如何引导对话和捕捉关键信息。【访谈技巧:熟练(18/1000)】技能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升。
周三的校园洋溢着期末特有的忙碌气氛。各科老师开始布置期末作业和项目,同学们在课间多是在讨论学习计划和项目进展。
语文课上,李老师讲解了地方志写作的特点和技巧,正好与凌空的项目相关。“记录一个地方的历史,不仅要准确客观,还要有温度和情感,要能展现那里人们的生活和梦想。”
凌空认真记下要点,决定在项目中加入更多人文关怀,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和图像。
课间休息时,班主任宣布学校将举办期末项目展示会,优秀作品将在文化中心展出。“这不仅是一次作业,更是展示我们学习成果的机会。”
这个消息让同学们更加重视期末项目,纷纷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计划。
凌空小组决定申请一个展位,全面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我们可以制作一些互动环节,让参观者也能参与其中。”凌空提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