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把蠡口镇球场照成白昼时,足协大巴正碾过泥泞。
>车门滑开,武磊的定制球鞋陷入烂泥,朱辰杰的GUCCI墨镜映出三万支闪光灯。
>老刀把鸭脖塞进李昂手里:“尝尝!比海参够劲!”
>暴雨骤降,二十二条泥鳅在探照灯下翻滚。
>省台解说老韩嘶吼破音:“看见没!苏超没替补席!十四亿人…都是首发!”
>终场哨响,武磊把队长袖标系上老刀油渍麻花的胳膊:“世仇局?下轮…我约申花!”
---
蠡口镇球场的十八台工地探照灯,功率全开。惨白的光柱蛮横地撕破江南夏夜的黏稠,把这块坑洼的草皮和周围乌泱泱的人头、三轮车斗、摇摇车王座,照得如同暴露在手术台上的脏器,每一道泥沟、每一滴汗珠都纤毫毕现。空气里螺蛳的辛辣、鸭脖的卤香、汗水的酸咸,被这强光一烤,蒸腾出更猛烈的、属于市井的活气。老李头的炒锅颠得火星四溅,直播间在线人数像吃了金坷垃,直逼百万大关。
泥地中央,“姑苏游击队”的阿强和“南通八仙”的老刀,像两尊刚从兵马俑坑里刨出来的活宝,正为半个卤蛋的归属权在裁判鼻子底下互相揪着衣领“讲道理”。泥浆糊满了脸,只剩眼白在强光下翻飞。弹幕狂欢:“苏超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地格斗技!”“裁判:你俩搁这演无间道呢?”
就在这时,球场边缘的喧嚣被一种更沉重的碾压声撕开。一辆印着“江苏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考斯特大巴,像头闯入菜市场的钢铁巨兽,笨拙地碾过场外被三轮车压烂的泥泞土路,最终在探照灯光柱的边缘艰难刹停。车门“嗤”一声滑开。
一只锃亮的、带着顶级防滑钉的定制碳板足球鞋,试探性地踩了下来。鞋底瞬间陷入烂泥,黑色的污泥贪婪地裹上昂贵的鞋面,淹没了精致的品牌logo。鞋的主人——武磊,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身后,戴着GUCCI墨镜的朱辰杰,镜片上清晰地映出前方那片由三万支手机闪光灯组成的、疯狂闪烁的银色星海,以及星海中央那两个正在泥坑里翻滚的“兵马俑”。他下意识地抬手扶了扶镜架。
考察组组长铁青着脸率先下车,昂贵的意大利手工皮鞋在烂泥里发出令人心碎的“噗叽”声。他身后,鱼贯而下的是一张张在中超赛场和国足海报上才能见到的面孔:李昂、黄子豪、周正凯、杨帆、蒋圣龙、冯伯元……他们穿着笔挺的省队训练服,与这片泥泞、嘈杂、弥漫着卤煮味道的“野蛮”之地格格不入,像一群误入原始部落的宇航员。
死寂。连老李头颠勺的铲子都停在了半空。探照灯的光柱仿佛有了重量,沉甸甸地压在这群不速之客身上。泥坑里,阿强和老刀也停了手,顶着满脸泥浆,茫然地望着这群光鲜的“天外来客”。
足协眼镜男捂着鼻子,用手里的文件夹扇着风,试图驱散浓烈的鸭脖味,声音尖利:“成何体统!武磊同志,朱辰杰同志,你们是国脚!是形象!怎么能…怎么能参与这种…”他一时词穷,手指颤抖地指着泥坑和阿强手里捏着的半拉卤蛋。
武磊没说话。他弯腰,脱掉了那只深陷泥潭的昂贵球鞋,又脱掉了另一只,连同袜子一起,整齐地摆放在相对干净的大巴台阶上。然后,他赤着脚,一步,一步,踩进了冰冷、粘滑、带着碎草和鸭骨茬的烂泥里。脚底板传来的粗粝触感和凉意,让他微微眯了下眼。
“磊子!接着!” 一声粗犷的吼叫打破僵局。老刀不知何时从泥坑里爬了出来,手里攥着根油亮红润、还冒着热气的鸭脖,隔着人群,精准地抛向武磊。武磊下意识伸手接住,温热的油脂和浓郁的卤香瞬间沾满掌心。
“尝尝!兄弟!”老刀抹了把脸上的泥,咧开嘴,露出被辣油染红的牙,“咱苏超特产!比你们那海参…得劲!” 他大拇指一竖。
武磊低头看着手里这根粗犷、直白、散发着强烈市井生命力的鸭脖,又抬头看看眼前这个浑身泥泞、眼神却亮得惊人的汉子。他沉默了两秒,在数万道目光和无数直播镜头的注视下,低头,对着鸭脖最厚实的那块肉,结结实实地咬了一口!用力咀嚼,喉结滚动,咽下。
“够劲!” 武磊抬起头,嘴角还沾着一点辣油和卤汁,对老刀露出了一个同样直白的笑容,竖起大拇指。没有客套,没有敷衍。
“轰——!” 全场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掌声、口哨、怪叫、手机闪光灯疯狂炸裂!考察组眼镜男的脸,彻底绿了。
朱辰杰默默摘下了GUCCI墨镜,小心地收进训练服口袋。他学着武磊的样子,脱掉鞋袜,赤脚踏入泥泞。李昂、黄子豪、周正凯、杨帆……一个接一个,这些代表着中国职业足球塔尖的名字,沉默地褪去了象征“身份”的鞋袜,像一群朝圣者,赤足踏入这片滚烫而真实的泥沼。昂贵的训练服很快沾满了泥点,变得和场边三轮车斗里的老汉没什么两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