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郓心里一喜,立刻让林砚去县衙。林砚装成核对文书的样子,在李仁的书房里转了一圈,果然在抽屉的夹层里找到了一把铜钥匙,上面还沾着枯井里的泥土。他悄悄记下钥匙的样子,回来后让铁匠铺连夜打了一把一模一样的。
第二天一早,高四的牛车果然往石桥方向去了。乔郓带着团队和农户,在桥边等着——浅坑里的高粱秆已经铺好,抗蚜膏也装在了陶罐里。牛车刚上桥,车轮就陷进了浅坑,高粱秆缠住了车轮,抗蚜膏的味道呛得牛直哞叫。
“怎么回事?”高四从车里探出头,刚要喊喽啰推车,陈先生带着农户们围了上来,手里举着掺假的高粱种:“高掌柜,你卖假种,还私吞赈灾种,俺们已经告诉县尉了!”
喽啰们一听“县尉”,顿时慌了——他们的家人都在阳谷,要是被官府抓了,家人就没人管了。有个喽啰突然喊道:“俺们不帮高四了!俺们要回家!”其他喽啰也跟着附和,纷纷扔下手里的棍子。
张横在最后一辆车里,见势不妙,挥着拳头就朝乔郓冲来——他的“水战拳”专打要害,乔郓侧身避开,刚要出手,石勇突然从高粱田边跳了出来,流星锤轻轻一甩,缠住了张横的手腕,“咔嚓”一声,张横的手腕就被缠得动弹不得。
“俺说过,只帮农户,”石勇看着张横,眼神冰冷,“你要是再敢欺负他们,俺的流星锤可不认人。”
张横疼得直咧嘴,却不敢反抗——他能看出,石勇的武艺比他高得多,再闹下去只会更惨。
这时,县尉带着捕快赶来,手里拿着林砚找到的账本:“高四、李仁,你们私吞赈灾种,卖假种坑害农户,证据确凿,跟我走一趟!”
捕快们上前,将高四和李仁捆了个结实,张横也被押走了——县尉说,会把他交给梁山,让梁山的人处置。
解决了高四和李仁,乔郓带着团队和石勇,用钥匙打开了粮库后院的枯井——里面果然堆满了金灿灿的赈灾高粱种,还有不少袋抗蚜的农药。农户们看到种,激动得欢呼起来,高老爹抱着一袋种,老泪纵横:“俺们的高粱有救了!俺的小孙子有饭吃了!”
接下来的几天,阳谷的高粱田焕发生机。王月瑶的防倒耧派上了大用场,农户们用支架把倒伏的高粱扶起来,抗蚜膏涂在叶片上,蚜虫纷纷掉进诱蚜沟里;苏婉的壮秆液浇在高粱根上,原本干瘪的秆子渐渐挺直,新抽的高粱穗饱满圆润;石勇则跟着赵虎,帮农户们挖“排水沟”——高粱怕涝,排水沟能让根系更透气,他的流星锤用来砸土块,比锄头还快,农户们都笑着喊他“石壮士”。
傍晚,高老爹在高粱田边摆了晚饭,糙米饭、炒高粱苗、高粱面窝头,还有一碗高粱米羹。高老爹的小孙子捧着窝头,吃得满嘴是渣:“爷爷,这窝头真甜!”高老爹笑着摸了摸孙子的头,又给石勇递了一碗羹:“石壮士,多亏你帮俺们找种,这羹你趁热喝!”
石勇接过羹,喝了一口,高粱的清甜在嘴里散开——他很久没吃过这么踏实的饭了,以前在梁山,吃的是抢来的粮,心里总不踏实,现在帮农户做事,吃的是自己挣来的饭,反而觉得香。
乔郓看着石勇,心里知道,他已经慢慢融入了团队。石勇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会主动帮王月瑶测试防倒耧的支架,会跟赵虎讨论怎么挖排水沟更省力,甚至会教农户们用流星锤的技巧来砸土块——当然,只是砸土块,不是伤人。
夜色渐浓,高粱田里的灯笼亮了起来,映着挺直的高粱秆和饱满的高粱穗,像一片红色的海洋。乔郓看着身边的伙伴:林砚在整理账本,陈先生在和县尉商量后续的赈灾种发放,苏婉在熬新的抗蚜膏,王月瑶在修改防倒耧的图纸,赵虎和石勇在高粱田边巡逻,两人偶尔还会聊几句——赵虎在问石勇以前在镖局的事,石勇也愿意多说几句。
乔郓知道,石勇虽然还没说“加入团队”,但心里已经认同了他们。接下来的路,还有更多的州县等着他们,还有更多的困难等着应对,但有了石勇这个一流高手,有了团队的默契,有了农户的信任,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远处的高粱田边,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石勇突然停下脚步,流星锤握在手里,警惕地看向阴影处。乔郓也跟着看过去,只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手里拿着一把刀,像是梁山的喽啰。
“是张横的人,”石勇低声道,“他们肯定是来报复的,俺去追!”
“别追,”乔郓拉住他,“他们只是来探路的,咱们只要护好农户和高粱田,他们不敢怎么样。明天咱们在高粱田边设几个陷阱,用抗蚜膏和诱蚜沟,就能对付他们。”
石勇点了点头,放下流星锤——他发现,跟着乔郓,不用靠打打杀杀,也能护好农户,这种感觉,比以前在梁山自在多了。
夜色更浓了,灯笼的光映在石勇的脸上,他看着高粱田里忙碌的农户,看着身边的团队,心里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他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四处漂泊,因为他找到了能让他安心的地方,找到了能一起护着农户的伙伴。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