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城的阳光,像融化的金箔,铺满了青石板路。乔郓带着队伍走进城门时,张奶奶正领着一群妇女在城门口等候,手里提着热气腾腾的粥桶,看到他们,立刻笑着迎上来:“可算回来了!快喝碗热粥,暖暖身子!”粥香混着淡淡的艾草味,弥漫在空气中,让连日赶路的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
小豆子第一个冲过去,接过张奶奶递来的陶碗,喝了一大口,烫得直吐舌头,却还是笑着说:“张奶奶,你的粥最好喝了!”张奶奶摸了摸他的头,眼里满是疼爱:“饿坏了吧?家里还有刚烙的玉米饼,等下给你拿去。”
城里的百姓们也都涌了过来,有的帮着卸车上的物资,有的给壮丁们递水,有的围着乔郓问青州的情况。乔郓笑着一一回应,把抓住李逵、惩治贪官的消息告诉大家,百姓们欢呼起来,掌声和笑声在城门口久久回荡。
接下来的几天,安丘城沉浸在安稳的烟火气中。周壮带着猎户们加强了城外的巡逻,在之前的防御工事基础上,又加了几道预警铃和铁蒺藜;石勇则组织壮丁们训练,教他们使用新做的破甲锥和防火盾,操场上喊杀声震天;王月瑶带着妇女们编了更多的藤条网和静音梯,还改良了防火盾,在盾面加了一层铁皮,更加坚固耐用。
苏婉的医馆里,每天都挤满了人,有的是来拿预防风寒的汤药,有的是来咨询外伤处理的方法。她耐心地给每个人讲解,还教大家识别常见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小豆子成了医馆的小帮手,每天帮着晒草药、递工具,学得有模有样。
老匠人李老爹的铁匠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铁砧上的火花四溅,他带着徒弟们赶制短刀、铁钩和箭簇,每一件武器都打磨得锋利无比。“梁山的人要是再敢来,俺们就让他们尝尝这些家伙的厉害!”李老爹抡着铁锤,声音洪亮。
这天午后,乔郓正在城主府整理青州带回的账本,周壮突然带着一个猎户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封密封的信件:“乔主事,城外的巡逻队在柳河湾的芦苇丛里发现了这个,是梁山的密信!”
乔郓接过信件,信封上没有署名,封口用蜡封着,上面印着个模糊的“宋”字。他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的信纸是粗糙的麻纸,上面的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阴狠:“三月初三,联合清风山、二龙山,三路夹击安丘,先烧粮仓,再破城门,活捉乔郓,血洗全城!”
“清风山和二龙山也被宋江拉拢了?”周壮的脸色凝重起来,“这两座山的山贼都很凶悍,清风山的王英擅长射箭,二龙山的鲁智深力大无穷,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咱们的压力可就大了。”
乔郓皱着眉,手指划过信上的字迹:“宋江这是狗急跳墙了,想靠联合其他势力来反扑。咱们得提前准备,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他立刻召集众人,在城主府召开紧急会议。
“三路夹击,咱们的兵力不够分,”石勇攥着铁链,语气有些担忧,“北门、西门、水门,每一处都得守,要是他们同时进攻,咱们根本顾不过来。”
王月瑶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城防图:“俺们可以集中兵力,守住重点。粮仓在城西,是咱们的命脉,必须派重兵守护;水门是咱们的退路,也不能丢;北门的城墙最坚固,可以派少量兵力牵制。”她顿了顿,补充道,“俺们还可以在城外的要道上设埋伏,先消耗他们的兵力。”
苏婉也开口了:“我会准备更多的解毒药和止血膏,在各个医点都储备充足。还会熬制一些迷烟,关键时刻可以用来干扰敌人。”
小豆子突然举手:“乔叔叔,俺们可以让孩子们也帮忙!俺们可以在城外的草丛里放铜铃,只要有敌人过来,铜铃一响,咱们就能知道!”
大家都笑了起来,乔郓摸了摸小豆子的头:“豆子的主意很好!孩子们可以组成‘小哨队’,负责放哨报信,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周壮带着探兵去侦查清风山和二龙山的动向,摸清他们的兵力和武器;石勇带着壮丁们加固粮仓的防御,在粮仓周围埋了三层铁蒺藜,还架起了几架弩机;王月瑶带着妇女们编了大量的带刺藤条网,铺在城外的要道上;苏婉则带着学徒们熬制迷烟和汤药,忙得不可开交。
小豆子也没闲着,他召集了城里的十几个孩子,组成了“小哨队”,每个人都配备了一个铜铃和一个小望远镜,在城外的各个路口放哨。他们穿着灰布衫,蹲在草丛里,像一群机灵的小麻雀,警惕地盯着远处的动静。
几天后,周壮带着探兵回来了,带来了详细的情报:“清风山有一百五十人,王英是头领,擅长使用毒箭;二龙山有两百人,鲁智深是头领,手里的禅杖威力无穷;梁山的主力有三百人,宋江亲自带队,还带了不少炸药和轰天炮。他们约定在三月初三的凌晨,同时从北门、西门和水门进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