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林石盘膝坐在床榻上,指尖泛着淡淡的水汽,丹田的玄黄气缓缓流转,正按照藏书阁典籍中记载的《凝水箭》灵力轨迹,尝试调动天地间的水分子。
桌上摊开着从藏书阁临摹的《凝水箭》图谱,泛黄的草纸上,红色箭头标注着灵力运转的路径:从丹田出发,经任脉至劳宫穴,再将灵力凝聚于指尖,同时以意念牵引周围的水分子,压缩成三寸长的箭形。图谱旁还写着他白天记下的注解:“水系法术需心平如镜,不可急躁,若灵力紊乱,易导致法术反噬。”
林石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按照图谱的指引运转灵力。玄黄气顺着任脉缓缓上行,刚到劳宫穴,就遇到了阻碍。他的五系伪灵根在此刻暴露出劣势 —— 水灵根根本就孱弱,与其他四系灵根相互干扰,导致灵力在经脉中岔流,刚凝聚到指尖的水汽,瞬间就消散在空气中。
“还是不行。” 林石睁开眼,看着空荡荡的指尖,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已是他今晚第五次尝试,每次都是在凝聚水汽的最后一步失败。伪灵根的驳杂灵气,就像一锅混了五种调料的汤,始终无法提纯出纯粹的水系灵力,更别提牵引天地间的水分子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图谱上,红色的箭头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林石拿起图谱,仔细回想藏书阁中《炼气期法术根基论》的内容:“灵根驳杂者,可借外力调和灵气,或寻一主属性灵根,集中灵力修炼……” 他摸了摸丹田处的玄黄气,心中一动 —— 玄黄气能化解丹毒、改造灵根,或许也能调和驳杂的灵气?
他再次盘膝坐好,这次没有直接运转灵力,而是先将玄黄气引入丹田中央的五色球体。玄黄气如同温柔的水流,缓缓包裹住五色球体,金、木、水、火、土五种灵气在玄黄气的调和下,不再相互排斥,而是形成一道缓慢旋转的彩色光带。林石集中意念,引导着光带中的水系灵气,一点点剥离出来,顺着任脉往劳宫穴输送。
奇迹发生了。在玄黄气的包裹下,水系灵气变得温顺而纯粹,不再被其他四系灵气干扰。当水系灵气抵达劳宫穴时,林石能清晰地 “看到”,指尖周围的水分子仿佛受到了召唤,纷纷汇聚过来,在指尖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
“有效果!” 林石心中一喜,连忙按照图谱的指引,用意念压缩水膜。水膜在灵力的作用下,逐渐凝聚成一寸长的水滴,却在即将形成箭形时,再次溃散。
“差一点……” 林石没有气馁。他知道,法术修炼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他这样的伪灵根弟子来说,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打磨。他再次运转玄黄气,这次更加专注,将水系灵气的输出速度放缓,同时用灵识仔细感知水分子的流动规律。
玄黄气在此时展现出惊人的效果。它不仅能调和灵气,还能提升林石的悟性,让他更快理解法术的本质。在玄黄气的辅助下,林石仿佛能 “看到” 水分子的运动轨迹,他发现,之前凝聚水箭时,灵力输出过于急躁,导致水分子排列混乱,才会溃散。
他调整呼吸,再次尝试。水系灵气缓缓流淌至指尖,水分子在灵识的引导下,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如同搭建积木般,一点点凝聚成箭形。当三寸长的水箭终于稳定在指尖时,林石的额头已布满冷汗,丹田的灵气也消耗了近半。
“成了!” 林石激动地睁开眼,看着指尖悬浮的水箭。水箭通体透明,泛着淡淡的蓝光,箭头锋利,仿佛能穿透金石。他轻轻一挥手,水箭射向墙角的竹筐,“噗” 的一声,竹筐的竹条被水箭穿透,留下一个细小的孔洞。
虽然水箭的威力还很微弱,飞行距离也只有丈许,但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凝聚法术,意义非凡。林石长长地舒了口气,运转玄黄气恢复消耗的灵气。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想要熟练掌握《凝水箭》,还需要无数次的练习。
接下来的几天,林石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修炼《凝水箭》上。白天,他在灵田劳作时,会利用休息的间隙,用灵识感知周围的水分子,熟悉水系灵气的特性;夜晚,他则在小屋里反复练习凝聚水箭,从最初的一天只能成功一次,到后来能连续凝聚三支水箭,水箭的威力和飞行距离也在不断提升。
但伪灵根的限制依旧存在。每次修炼后,他的经脉都会隐隐作痛,水系灵气与其他四系灵气的冲突,虽然在玄黄气的调和下有所缓解,却无法完全消除。而且,他发现自己修炼法术的速度,比典籍中记载的单系灵根弟子慢了近三倍 —— 单系水灵根弟子通常三天就能熟练掌握《凝水箭》,而他却用了七天,才勉强达到熟练的程度。
“看来伪灵根的劣势,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 林石坐在床榻上,揉着发胀的经脉,心中有些无奈。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 —— 玄黄气的存在,已经让他比其他伪灵根弟子幸运太多,至少他还有机会修炼法术,还有机会突破灵根的限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