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念头悄然成型,这医院巨大的白色堡垒,是战场,也可能是某种意义上的资源宝库。
脚步未停,循着一缕若有若无的药香拐入一条稍显僻静的旧街。
这气味混杂着尘土和陈旧木料的气息,引她停在一家挂着“济世堂”斑驳木匾的铺子前。铺面狭小,光线昏暗,柜台后坐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戴着老花镜,正就着昏黄的灯光翻看一本纸页泛黄的线装书。
她的目光掠过柜台
。几味常用草药摊开在粗糙的草纸上。当归切片干瘪,断面颜色黯淡无光,黄芪根须杂乱,粗细不均,显然是未加挑选的下脚料,至于那号称的“野山参”,形态呆板,毫无灵气,芦碗稀疏,一看便是园参伪充……
药香淡薄,甚至隐隐透出一丝酸腐气。
她鼻翼微动,心中已有定论。老者抬头,浑浊的老眼扫过她年轻的面容,又漠然垂下,继续翻他的书页。那份麻木与敷衍,几乎弥漫在店铺陈腐的空气里。
她沉默地退出铺子。这便是许多“传统”的现状?徒有其表,沉疴已深。道地药材难寻,炮制古法失传,医者心性蒙尘……千年传承的瑰宝,竟在时代的夹缝中蒙上了厚厚的灰尘,散发出腐朽的气息。这与那灯火通明、体系严密的西医帝国相比,何其衰颓?
然而,她眼底并无悲悯,只有一片澄澈的冷冽。
腐朽之处,亦是破而后立之地。这衰败本身,就是她必须看清并利用的“势”。
不知不觉间,她竟走到了一片开阔的广场边缘。
广场一侧,矗立着一座肃穆的学府大门,门柱厚重,上方悬挂着巨大的牌匾——“省医科大学”。铁艺围栏之内,可见宽阔的林荫道通向深处灯火通明的教学楼。围栏外的宣传栏,被明亮的射灯照亮,玻璃橱窗里张贴着大幅彩图。
她的目光被其中一幅牢牢攫住。
那是一幅高度写实的人体解剖图谱。皮肤、肌肉、血管、神经……一层层被精准地剥离、剖开、染色、标注。鲜红、粉白、淡黄、幽蓝……色彩对比强烈到触目惊心。每一束肌肉的纹理,每一条神经的走向,每一根血管的分支,都清晰无比地暴露在眼前,旁边附着工整的拉丁文和中文名称。那是将生命彻底拆解成冰冷部件的图谱,带着一种残酷而精确的美感。它揭示的是皮囊之下的物质基础,是筋骨血肉最本源的构造。
她的呼吸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
即便以她的心性,直面如此赤裸裸的“打开”,仍感受到一种源自古老认知的强烈冲击。道门讲“贵生”,重“形神合一”,视身体为承载大道的庐舍,虽有《黄帝内经》阐述脏腑经络,却从未如此刻般,将“形”的物质性展现到如此极致、如此冰冷的地步。
这图谱,无疑代表着另一种强大的认知体系——对“形”的穷究,对物质结构的极致探索。
她凝视着图谱上那被精细剥离的臂丛神经,如同凝视着一条幽蓝色的河流,其分支流向清晰得令人心悸。
几乎同时,她指尖下意识地在身侧虚空轻点,指下掠过的是无形的“手少阳三焦经”的路径。一条是肉眼可见的物质实体,一条是内视感知的能量通道。两者在她脑海中轰然碰撞!
古法针灸,讲究“宁失其穴,勿失其经”,重经络气血的流转,重“得气”的玄妙感应。而眼前这图谱,却将神经网络的分布、血管的供养路径,精确无误地标注在每一个空间坐标上。若能将这图谱所示的“形”之精密,与古法所重的“神”之感应融会贯通……
她的眼底,那沉静的深潭之下,仿佛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荡起汹涌的暗流。
无数念头、无数可能性在激烈的碰撞中迸发、重组。夜市中周予安那番关于“急性胰腺炎”的现代医学解释言犹在耳,与今夜所见的一切——西药的秩序、急诊的高效、中医的沉沦、解剖的精确——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笼罩下来,也托举着她。
清冷的月光无声地洒落,覆盖着广场边缘的树影,也勾勒着她伫立的轮廓。
喜欢重生之我是神医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之我是神医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