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迅速排开众人,蹲到患者身边。
他动作极其熟练专业。
首先判断环境安全,然后轻轻将患者平放,解开其衣领,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同时快速检查瞳孔、脉搏、呼吸。
“不是癫痫!是阿斯综合征!室颤了!”
李教授脸色一变,语速极快地对旁边一个似乎是助手的年轻医生喊道:“除颤仪!快!通知急诊准备!”
那年轻医生立刻对着对讲机大喊,同时从旁边一个急救箱里迅速取出一台便携式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李教授熟练地揭开患者胸部衣服,贴上电极片。AED自动分析心律:“建议电击!”
他毫不犹豫,大声清场:“所有人后退!”
按下电击按钮。
“砰!”
患者身体弹动了一下。
AED再次分析:“未恢复窦性心律!准备第二次电击!”
第二次电击。
“砰!”
患者剧烈的抽搐停止了。
AED发出提示音:“检测到窦性心律。”
几乎同时,远处传来了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几名急诊医护人员抬着担架飞奔而来。
李教授迅速向急诊医生交代病情:“突发意识丧失,阿斯发作,室颤,AED除颤两次转复。怀疑心源性,具体原因待查……”
急诊医生点头,迅速将患者抬上担架,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配合默契,飞快地将患者送往最近的附属医院。
从患者倒地到被救护车拉走,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
高效、专业、冷静,依托于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急救体系。
周围的学生们松了口气,纷纷议论着,脸上带着对李教授的敬佩和对现代医学的信任。
沈懿放在门把上的手,缓缓收了回来。
她静静地坐在车里,看着那远去的救护车,看着周围恢复秩序的校园,沉默不语。
她方才指间已捻起的金针,悄然隐回袖中。
对方处理得很快,很专业,无需她出手。
甚至,她的方法,在这种环境下,或许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宋尧看着这一幕,轻声感叹,语气中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认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在急危重症的抢救上,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体系。像这样的抢救,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赛跑,依靠的就是设备、药物和规范化的流程。”
他顿了顿,看向沈懿,语气复杂却又坚定:“而目前,现代医学最前沿的研究、最顶尖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几乎都集中在米国。哈弗、约翰霍普、梅奥……那里才是全球医学的巅峰。”
他的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沈懿心中漾开层层波澜。
王东和林羽还在啧啧称奇,讨论着刚才那惊险的一幕和酷炫的AED。
宋婉茹也笑道:“是啊,现代科学的力量确实惊人。小尧以后要是想学医,斯坦弗或者约翰霍普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沈懿却再次陷入了沉默。
她看着车窗外那座巍峨的医学圣殿,看着那些步履匆匆、满怀理想的未来医者,看着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的、名为“科学”的庞大而精密的力量。
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她所掌握的古老技艺,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难以逾越的鸿沟。
个人之力,即便如她,又能救几人?
能应对多少次这样的突发状况?
而现代医学,却拥有着一整套庞大的、不断进化的体系,可以惠及千万人。
楚家靠不住,宋家……她亦不想过多依赖。
借助他人之力,终是镜花水月。
那么,她的路,究竟在何方?
是固守清风观那一方天地,传承古老的岐黄之术?
还是……试图去理解、甚至融入这个庞大的现代医学体系?
去米国?那个拥有着最顶尖现代医学的地方?
这个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
并非向往,而是一种冰冷的审视。
如同审视一个强大的、陌生的、必须去了解的对手,或者……工具。
她的医道根基,她的毒理与现代医学的巅峰,孰强孰弱?
能否融合?
又该如何融合?
前路迷雾重重,却仿佛又出现了一条隐约的、充满挑战的全新路径。
车内,王东和林羽依旧兴奋,宋尧目光深远,宋婉茹从容优雅。
而沈懿,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
那双沉静的眸子里,映照着京市繁华的车流与协和医学院庄重的楼宇,深处却仿佛有幽焰燃起,那是对既定命运的审视,与对未知征途的冷静考量。
离开弥漫着消毒水与急迫救援气息的协和医大,黑色的轿车驶向京市的另一侧。
车内的气氛依旧沉默,却悄然变换了基调。王东和林羽不再咋咋呼呼,似乎还沉浸在方才那场与死神赛跑的震撼中。宋尧若有所思,目光投向窗外。沈懿则愈发沉静,如同一口深潭,映照着外界流转的风景,内里却暗流汹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