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颜笑着说道,“上次你也没问,我还以为你知道,我在师范大学教历史,你叔叔教数学,元白教古典文学和书法!”
王泽一拍车把,“完了,丁姨你和我叔肯定没话题聊!”
丁颜好奇问为什么这么说?王瀚和启功也看着他,听他有什么见解。
“我叔瞅啥都是数字,你这看啥都是故事,这也不搭啊!”
启功开口“那我呢?”
“你这见什么都是线条!”
三人哈哈大笑,路过大栅栏这边,王泽下车买了不少调料和菜。重新上车后,人有点多这货开口嚷嚷“小心热水,让让了您内!”后边仨人心情愉悦,这个年轻人呐!
到了帽儿胡同推车进院,让三人进屋提着暖壶给泡了茶,塞了几根木头把火炕点燃,他这连着火墙所以温度起来后屋里很暖和。
让仨人先坐着喝茶,他去厨房准备招待客人的饭菜。没一会仨人一同来到厨房,干坐着没意思不如一块聊会天,王泽拿了小板凳给他们坐,“叔,丁姨,启功先生你们有口福了,我大哥今天邮来的东北野味,母豹子,熊肉,鹿肉,飞龙,可惜时间不够,熊掌做不出来!”
启功来了兴趣,挪了挪板凳瞅着盆里泡着的母豹子,“这东西怎么吃?”
“这个在东北那叫母豹子,哈士蟆,也叫雪蛤!可以做汤,还可以酱焖,我比较喜欢后者,做好后就这么吃,你可别觉着难以下口,吃起来可不一样,滑嫩爽口,略带嚼劲。这东西的营养价值堪比人参尤其对女人,一会丁姨你多吃点!”
说到吃的这仨人捆一块都不是他对手,提起化开冰冻的飞龙,“这个做出来的汤入味之极!有别于海味的鲜,有一种清,新,淡,雅之感,余韵沉香,回味无穷!”
处理完飞龙,拿了些葱和蒜递给三人,闲着也是闲着,这样唠嗑自在些。
红烧熊肉,生煎鹿肉,酱焖雪蛤,剁椒鱼头,毛氏红烧肉,素炒小油菜,炭火腊肉锅,麻辣三鲜锅,飞龙汤。主食大米饭!每样都做出不少分出一份,给仨人解释是留给家人的,王瀚两口子和启功满意点头,顾家的人都差不到哪去!
进屋摆好桌子,王泽拿出瓶红酒递给丁颜,“丁姨,你喝这个!”
从屋里把老头的虎骨酒翻出来,给王瀚和启功介绍,“这是大猫骨头泡的!我爷爷常喝,祛风湿,对腰腿疼很有疗效,而且喝完不畏严寒,您二位尝尝!”
这下二人都来了兴趣,丁颜表示也来点,倒完酒,王泽敬了三人一杯,然后请客人吃菜!
从吃第一口三人就对王泽手艺赞不绝口,尤其是飞龙汤确实是“鲜!”吃了雪蛤更是眼睛一亮,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入口的嫩滑还是征服了仨人。
启功敬了杯酒感叹,“明德说的没错,小泽你这厨艺已然超凡脱俗,确实回味无穷,以后少不得跟老哥来打秋风,还望勿怪!”
王泽这才知道王瀚表字明德,忙谦虚道,“只要你们不见外就行,随时欢迎!我这天天没事光研究吃喝了!”
王瀚摇头,“不尽然,你小子是个内有乾坤的,元白你可别被他糊弄喽!”
“哦?怎么说?”启功不解问道。
王瀚用手指着王泽,“除了厨艺,其他的别看他不精,但是你聊什么他都能接上,斑驳杂乱都有涉猎,不知道从哪学的,上次问你的问题就是他想出来的!”
启功来了兴趣,“小泽你丁姨是学历史的,咱们聊聊这方面,你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或者说从三皇五帝到民国,你认为谁最可以彪炳春秋?”
“我只说我的看法啊,在你们面前可不敢卖弄,说的不对你们三位也别我这小辈见识,只当做闲聊,三皇五帝太遥远,咱们就从秦说起,我比较喜欢的总结起来就是三皇四人两武将!”
丁颜催促,“详细说说!”
王泽放下酒杯,“三皇四人是一句话,从秦一统天下到民国,我喜欢的皇帝,朱棣,嬴政算是两个,朱元璋和李治算是一个,至于武将冉闵和岳飞!”
仨人没想到他这想法这么新奇,丁颜开口,“嬴政可以理解,毕竟开启大一统,封建制度奠基人!李治虽然不是开国帝王,但是在强唐也算得上承上启下,文治武功非凡!我以为你会喜欢汉武帝,李世民这样的,为什么洪武算半个,而朱棣算一个呢?”
“丁姨,我只说我自己喜欢的噢,纵观整个封建王朝,唯一一个没有软弱皇帝的朝代就是明朝,哪怕昏庸无道,骨头都硬!崇祯不是不能跑,但是最后还是吊死煤山,至于说朱元璋,功绩有,提出的很多利民措施直到今天还在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当得一代明君!但是我觉得他不如朱老四,朱棣从当上帝王那一天,对内励精图治,严苛律法,垂怜百姓,关注民生!对外纵横捭阖,一生戎马,其经历的大战全是对外,哪怕是最后没能魂归故里都没低下过头!都说那爷俩嗜杀,可你看他们杀的都是什么人?而且从中还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