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成大器一行人来到了洛阳城外。远远望去,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都城,如今却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城墙上戒备森严,士兵们一个个面色冷峻,手持长矛,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成大器让弟兄们在城外隐蔽处等候,自己则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带着廖化,来到了城门口。
“站住!什么人?”守城的士兵立刻上前拦住了他们,长矛直指成大器的胸口。
成大器不慌不忙,抱拳道:“在下成大器,听闻董太师广纳贤才,特来投奔,还望军爷通融一二,禀报一声。”
士兵上下打量了成大器一番,见他虽然穿着普通,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英气,不像是普通人,便问道:“你有什么本事?凭什么让太师见你?”
成大器微微一笑:“在下虽不才,但也曾在军中效力,略通兵法,还练得一身武艺。此次前来,就是想为太师效犬马之劳。”
士兵沉吟片刻,道:“好吧,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禀报一声。”说完,便转身走进了城门旁边的一个小房子里。
成大器和廖化站在城门口,耐心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城门口人来人往,不时有穿着华丽的马车驶过,也有面黄肌瘦的百姓进城乞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惶恐和不安。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那个士兵才从房子里出来,对成大器道:“跟我来吧,太师府的管家要见你。”
成大器心中一喜,脸上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他急忙向士兵道谢,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然后,他紧跟着士兵的步伐,走进了那扇庄严而古老的城门。
进入城门后,成大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洛阳城内的景象远比城外要萧条得多,街道上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几个行人。许多店铺都紧闭着大门,门上贴着封条,显然已经关门大吉了。街道两旁的房屋也显得破旧不堪,有些甚至已经倒塌,只剩下残垣断壁。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这股味道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和不安。成大器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心想,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象和气味?
士兵带着他们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前。府邸门口站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守卫,一个个凶神恶煞。士兵上前说了几句,守卫便放他们进去了。
走进府邸,只见里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奢华。但成大器却无心欣赏这些,他知道,越是华丽的地方,往往隐藏着越多的危险。
士兵将他们带到一个偏厅,让他们在此等候。又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便是太师府的管家。
“你就是成大器?”管家上下打量着成大器,语气有些傲慢。
“正是在下。”成大器不卑不亢地回答。
“听说你想投靠太师?”管家问道,“你可知太师是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资格投靠他?”
成大器知道,这是对方在试探自己,他深吸一口气,道:“在下知道,太师乃盖世英雄,雄才大略,如今匡扶汉室,安定天下,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在下虽然不才,但愿意为太师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管家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哼,说得倒是好听。不过,太师日理万机,哪有时间见你这样的无名小卒。这样吧,我看你身材魁梧,倒是有些力气,先留在府里当个护卫吧,以后有没有机会见到太师,就看你的造化了。”
成大器心中有些失望,但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他连忙道谢:“多谢管家提携,在下一定不负所望。”
就这样,成大器和廖化暂时在太师府当了护卫。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护卫,但成大器并没有气馁,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每天都认真值守,观察着府里的每一个人,了解着董卓的喜好和脾气。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成大器正在府里巡逻,突然听到前院传来一阵喧哗声。他连忙赶过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中间站着一个身材肥胖、满脸横肉的中年男人,正是董卓。
此时,董卓正指着一个下人破口大骂,脸上满是怒容。旁边的人都吓得不敢出声,低着头站在一旁。成大器站在人群后面,仔细地观察着董卓。他发现,董卓虽然外表粗鲁,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精明和狠辣。
就在这时,董卓似乎骂累了,他喘了口气,目光扫过周围的人,突然看到了站在后面的成大器。他皱了皱眉头,问道:“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
成大器心中一紧,连忙上前一步,抱拳道:“小人成大器,是府里新来的护卫,见过太师。”
董卓上下打量了成大器一番,见他身材高大,眼神坚定,不像是个普通的护卫,便问道:“你以前是做什么的?怎么跑到我这里来当护卫了?”
成大器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必须抓住。他定了定神,沉声道:“回太师,小人以前曾在黄巾军效力,后来见黄巾军大势已去,不愿与朝廷为敌,便辗转来到了洛阳,听闻太师广纳贤才,特来投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