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莱黄县,两军对峙已经持续了三天。臧霸得到了徐晃的五千援军后,士气略微有所提升。然而,面对太史慈的猛烈攻击,他们仍然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太史慈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突袭。他多次趁泰山兵不备,亲自率领军队冲击臧霸的阵营,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臧霸虽然竭力抵抗,但由于太史慈的突袭太过突然,他往往只能仓促应战,疲于应对。
这日清晨,雾气弥漫。太史慈再次率军挑战,却见对面阵营中,一员身材魁梧、手持开山大斧的猛将出列,正是徐晃。
“来者可是东莱太史慈?”徐晃声如雷鸣,“某乃成将军麾下徐晃,特来会你!”
太史慈定睛观瞧,只见对面的徐晃身材魁梧,气势如虹,手中的大斧更是寒光四射,令人不敢小觑。他心中暗忖:“此人武艺定然不俗,我需小心应对。”于是,他抖擞精神,挺枪直刺,如蛟龙出海一般,直取徐晃。
徐晃见状,大喝一声,挥舞着大斧迎上,斧刃带起一阵劲风,呼啸着向太史慈劈去。太史慈侧身闪过,顺势一枪刺向徐晃的面门。徐晃急忙将头一偏,用斧柄磕开了太史慈的长枪。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时间斧来枪往,金铁交鸣之声响彻原野。徐晃的大斧威力惊人,每一招都势大力沉,仿佛要将太史慈劈成两半;而太史慈的枪法则灵动多变,犹如鬼魅一般,让人难以捉摸。
两人激战正酣,转眼之间已经过了五十多个回合,却仍然难分胜负。观战的众人都被这精彩的对决所吸引,纷纷为两人喝彩助威。
臧霸在阵中看得暗暗心惊,心想这太史慈果然厉害,连徐晃这等猛将也只能勉强持平。却不知,这正是贾诩的计策——让徐晃与太史慈缠斗,示弱诱敌。
又战二十合,徐晃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卖了个空门。太史慈眼疾手快,一枪刺向徐晃肋下。徐晃“哎呀”一声,拨马便走,太史慈见状,喝道:“贼将休走!”拍马便追。
“追啊!”太史慈麾下乡勇见状,以为徐晃败逃,顿时士气大振,纷纷呐喊着追了上去。
然而,就在他们追出一里地的时候,突然间,四周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这声音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人猝不及防。
太史慈心中一惊,急忙定睛看去,只见两侧的丘陵之中,不知何时竟然埋伏了大量的敌军。这些伏兵如饿虎扑食一般,瞬间从隐藏之处冲杀出来。
更可怕的是,这些伏兵之中,还有无数的弓弩手。他们早已张弓搭箭,蓄势待发。此刻,随着一声令下,箭矢如蝗虫过境般铺天盖地地射向了追来的乡勇们。
太史慈见状,脸色大变,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下令让乡勇们撤退。然而,此时的乡勇们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惊慌失措,完全失去了组织和纪律。
尽管太史慈拼命呼喊,但乡勇们的恐惧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内心,他们只顾着四散奔逃,根本无法听从太史慈的命令。
太史慈心急如焚,他眼睁睁地看着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自己的队伍,却无能为力。眼看着乡勇们一个接一个地中箭倒地,太史慈的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太史慈休走!某来擒你!”伴随着一声怒喝,徐晃突然猛地勒住缰绳,让胯下战马一个急停,然后迅速调转马头。只见他手中的大斧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斧刃如同闪电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反杀回来。
与此同时,臧霸也率领着泰山兵如汹涌的波涛一般从正面冲杀而至。一时间,喊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太史慈和他麾下的乡勇们此时陷入了三面受敌的绝境。他们本来人数就少,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瞬间伤亡惨重。
然而,太史慈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困境所吓倒。他咬紧牙关,挥舞着手中的银枪,左冲右突,奋力厮杀。每一次出手,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将靠近的敌人一一挑落马下。
尽管太史慈如此英勇,但敌军的数量实在太多,而且他们还被敌人的埋伏打得措手不及。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史慈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就在这时,徐晃看准了太史慈力竭的瞬间,他大喝一声,手中的大斧如同一座山一般横扫过来。太史慈连忙用银枪去抵挡,但徐晃的力量实在太大,只听“铛”的一声脆响,太史慈的银枪被硬生生地荡开。
趁此机会,徐晃顺势猛地一斧劈向太史慈的马腿。“踏雪乌骓”发出一声悲鸣,如同被抽走了灵魂一般,瞬间失去了支撑,猛地向前栽倒在地。太史慈猝不及防,也被这股巨大的力量掀翻下马。
“围住!休要伤了他!”徐晃大声喝道。数十名亲兵一拥而上,用长戟将太史慈死死困住。太史慈虽想反抗,却已无力回天,最终被绳索捆了个结结实实。
太史慈被擒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东莱。成大器与贾诩率大军抵达后,立刻下令将太史慈带入中军大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