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此言差矣。”贾诩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展开另一卷竹简,“此乃最新军报:曹操命曹仁为安西将军,督曹洪、李通等将屯兵长安,已征集粮草十万斛,看样子不只是为追剿马超。”他的指尖轻轻点在地图上汉中与关中的交界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汉中张鲁暗弱,若曹操先取汉中,便可沿陈仓道、祁山道两路攻蜀,益州北门危矣。”
成大器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地图上汉中盆地的位置。张鲁据守汉中近三十年,以五斗米道治民,虽然他并无扩张之志,但却掌控着从关中入蜀的咽喉要道。先前曹操进犯汉中,张鲁因实力弱小不能抵抗,曾向成大器求助,成大器出兵帮忙解围,击退了曹操。如今曹操又要卷土重来,局势已然十分明朗,两家唯有再次联合,共抗曹操,才能保住益州和汉中的安危。
“传我将令:”成大器猛地转身,声震屋瓦,一股王者之气扑面而来,“命华雄率五千精骑星夜兼程,往沮县接应马超部,务必安全接入益州!令李严引一万步卒进驻白水关,加固关防!”成大器的命令简洁而有力,展现出他果敢的决策能力。顿了顿,他看向贾诩,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文和先生,你以为曹操何时会进军汉中?”
“少则月余,多则两月。”贾诩眼中闪过寒芒,分析道,“曹操此人性多疑忌,既已用反间计破了马腾,必急于趁势南下,以彰显其威。况且……杨阜此人,恐怕不止于破西凉。”贾诩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曹操和杨阜的深刻洞察,让众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行动,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与布局。
成大器心领神会。杨阜本是金城守将,曾与马超激烈对抗,后投降曹操。如今他充当反间计的关键人物,很可能早已为曹操谋划好了入蜀路径。想到这里,成大器心中暗下决心,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在成大器下达命令后,益州各地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一般迅速运转起来。华雄在接到命令的瞬间,毫不犹豫地点齐了五千铁骑,这些铁骑们都是身经百战的精英,他们的战马如同闪电一般,在夜色中疾驰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夜晚中如雷轰鸣,扬起的尘土仿佛遮天蔽日,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他们的出征而颤抖。
这些精骑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马超部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他们的速度和战斗力将直接影响到马超部的安危。不仅如此,这次行动还关乎着整个益州的未来,他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与此同时,李严也率领着一万步卒,如同一股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向白水关进发。白水关地势险要,是益州的重要门户之一,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李严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在到达白水关后,立刻组织士兵们开始紧张的防御工作。
他亲自指挥着士兵们加固关防,修建防御工事。士兵们挖掘壕沟,设置拒马,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李严的要求进行。李严在工地上来回巡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关防的坚固程度达到最高标准。
而在沮县,马超正站在城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成大器的回音。他的心情异常沉重,自从父亲马腾在战场上中箭落马后,他的内心就被仇恨与悲愤所填满。
马超紧握着手中的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怒火。他率领着一千铁骑,一路浴血奋战,冲破了曹兵的重重堵截,才终于抵达了汉中地界。
此时的马超,虽然面容显得疲惫不堪,但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如铁,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他的身上沾满了敌人的鲜血,战袍也已残破不堪,但他却毫不在意。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遥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他希望成大器能够接纳他们,给予他们一个栖身之地,让他们有机会为父亲报仇雪恨,也为自己和部下寻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马超的心情愈发焦急。他不知道成大器是否会接受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和部下的未来会如何。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他要为父亲报仇,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在郡守府内,成大器与贾诩、法正等人继续商议着应对之策。他们分析着曹操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意图,探讨着如何利用马超的力量,联合张鲁,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贾诩提出,可以利用马超在西凉的威望,招募更多的西凉勇士,扩充军队实力;法正则建议,与张鲁加强联系,制定详细的联合防御计划,确保汉中与益州的防线紧密相连。
成大器认真听取着众人的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战略构想:以马超的铁骑为先锋,在汉中地区与曹操的军队展开周旋;同时,加强益州的防御力量,稳固后方;再与张鲁紧密合作,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中悄然流逝。几天后,华雄率领的精骑终于到达了沮县。当马超看到成大器派来的援军时,心中激动不已,眼中泛起了泪光。他知道,自己和部下终于有了希望。马超亲自迎接华雄,并与他一同整顿军队,准备前往益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