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成大器率兵北伐雍凉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雍凉之地,横亘西北,东接关中沃野,西通西域诸国,南邻秦岭天险,北抵大漠荒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这里山峦叠嶂,关隘林立,陈仓古道蜿蜒其间,潼关天险扼守咽喉,地势之险要,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兼此地民风彪悍,百姓自幼习骑射、耐风寒,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历来是优质兵源的出处。自董卓之乱起,天下大乱,雍凉之地便成了诸侯逐鹿的战场,先后历经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势力更迭,战火连年,民不聊生。如今,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李通守曹操派遣在此防守,其麾下兵力虽不算强盛,却凭借雍凉复杂的地形复杂,成为了阻碍蜀军北进的最大障碍。
成大器此次亲率十万大军北进,心意已决。他深知,拿下雍凉,不仅能打通连接西凉的商道与防线,获取源源不断的战马与粮草补给,更能稳固汉中大后方,消除隐患,为日后逐鹿中原奠定坚实基础。大军自汉中出发,旌旗蔽日,甲胄鲜明,马蹄声踏破旷野的宁静,一路向西挺进,士气如虹。
队列前方,一员大将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神骏非凡的宝马,此马名曰“踏雪乌骓”,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乃是难得一见的良驹。马上将领银甲白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英武,眉宇间带着一股凛然杀气,正是前凉州牧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他手中紧握一杆虎头湛金枪,枪身由精铁锻造,枪头雕刻虎头,锋利无比,寒光闪烁,此枪随他征战多年,饮血无数,早已是声名远扬。
马超本是凉州大族出身,马家世代镇守凉州,深得当地百姓与将士的爱戴。父亲马腾被曹操所害后,马超起兵复仇,却因势单力薄兵败,辗转投奔成大器。如今故土被曹操占据,马超心中的复仇之火早已熊熊燃烧,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化作了杀敌的无穷动力。他勒马驻足,望着前方熟悉的山川地貌,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与坚毅,恨不得立刻率军杀进凉州腹地,收复失地,为父报仇。
“主公,前面便是陈仓古道,过了此道,便正式进入雍州地界了!”马超勒转马头,对着身后不远处的成大器高声说道。他的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成大器一身玄色重甲,甲胄上雕刻着精美的云纹,腰间佩着一柄寒光凛冽的宝剑,正是当年得自名师锻造的“青锋剑”。他面容沉稳,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前方蜿蜒曲折的古道。陈仓古道两侧皆是陡峭的山谷,林木茂密,极易设伏,乃是行军的险地。他沉声道:“马将军,雍凉之地地势复杂,险关林立,李通虽非绝世名将,但是精通兵法,骁勇善战,如今在此驻守,却也熟悉此地情况,不可掉以轻心。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放慢行军速度,斥候即刻四下散开,探查前路虚实,谨防敌军埋伏。”
“喏!”身旁的传令兵高声应和,立刻催动战马,将军令传达下去。
大军行进的速度顿时放缓,原本整齐的队列变得更加紧凑。数十名斥候身着轻甲,手持短刀,如狸猫般窜入两侧的山林之中,仔细探查着每一处可能隐藏伏兵的角落。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古道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将士们紧握手中的兵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果然,当大军行至陈仓古道中段时,两侧的山谷中突然响起一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紧接着,无数箭矢如雨点般从山谷上方射来,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朝着汉军队列密集处落下。
“有埋伏!”马超反应极快,一声大喝,手中的虎头湛金枪瞬间舞动起来,枪影如织,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将射向自己和身边将士的箭矢尽数拨开。金枪碰撞箭矢的“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
突如其来的埋伏并未让蜀军陷入混乱。成大器镇定自若,立于马上,高声下令:“前军列阵迎敌,盾牌手在前,长枪手在后,抵挡箭矢与冲锋;后军稳住阵脚,不得擅自移动;左右两翼骑兵,迅速调转方向,沿着山谷两侧的斜坡向上冲杀,捣毁敌军埋伏据点!”
蜀军将士皆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闻言立刻行动起来。前军的盾牌手迅速举起厚重的铁盾,组成一道坚固的盾墙,“砰砰砰”的声响不断,箭矢射在盾墙上纷纷落地。长枪手则从盾牌的缝隙中伸出长枪,严阵以待。左右两翼的骑兵更是勇猛,他们催动战马,沿着陡峭的斜坡向上冲去,马蹄踏起无数碎石,口中发出震天的呐喊。
埋伏在此地的,乃是李通麾下的副将张横。他奉李通之命,率领三千兵力在此设伏,本想趁着蜀军不备,打一个措手不及,重创蜀军先锋,却没想到蜀军不仅军纪严明,反应更是如此迅速。张横站在山谷上方,看着汉军有条不紊地展开反击,两翼的骑兵已经杀到半山腰,心中大惊失色。他知道,若是让汉军骑兵冲上山谷,自己的部队便会腹背受敌,处境堪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