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见状,心下暗恼,知道皇帝被说动了。他尖声道:“皇爷,徐大人所言或许有些道理。但这沈砚秋狂妄无状,诽谤朝廷乃是事实。功名乃国家名器,岂能轻授此等狂生?若不加以惩戒,朝廷法度何在?”
殿内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炭火燃烧的细微声响,和崇祯手指敲击桌面的单调节奏。
许久,崇祯终于停止了敲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疲惫与决断:“徐爱卿所言,不无道理。辽东军粮,确是心腹之患。沈砚秋策论,言辞虽过激,然其中建言,亦有可取之处。”
他顿了顿,看向魏忠贤:“魏伴伴,朝廷取士,当以才德为先,亦需体恤其建言之心。沈砚秋……功名暂且留着吧。”
魏忠贤眼角抽搐了一下,脸上那恭谨的笑容几乎维持不住,却也只能躬身道:“皇爷圣明。”
崇祯又看向徐光启,语气缓和了些:“徐爱卿为国举才,其心可嘉。然此子性情确需磨砺。待吏部选官时,让他去个能办实事的地方,好好历练一番。若真有其才,朕自然不会埋没。”
“臣,代沈砚秋,叩谢陛下天恩!”徐光启深深拜伏下去,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后背官袍竟已被冷汗浸湿。
---
当徐府老管家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进书房,语无伦次地喊出“宫里传来消息,沈相公的功名保住了!保住了!”时,沈砚秋一直紧绷的肩背,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下来。
他缓缓吐出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这才感觉到指尖恢复了些许暖意。
“徐先生呢?”他问,声音带着久未说话的微哑。
“老爷……老爷直接从宫里去了衙署,让人传话回来,说……”老管家激动得眼圈发红,“说让沈相公安心,风波已过,但……但前程之事,恐还有波折,让您务必沉住气。”
沈砚秋点了点头。保住功名,只是第一步。阉党岂会轻易罢休?皇帝那句“去个能办实事的地方好好历练”,听起来是保全,又何尝不是一种放逐?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的空气夹杂着雪沫涌入。院中积雪已深,白茫茫一片,掩盖了所有路径与污秽。
这大明的天,他算是窥见了一角。接下来的路,恐怕要比这积雪覆盖的庭院,更难行走。
他凝视着那片刺目的白,眼神渐渐沉静,深处却有什么东西,如同被冰雪压覆的草芽,更加坚定地,想要破土而出。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