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
一周后,李鼎正窝在自家四合院的书房里,专心致志地打磨着《燃烧》的剧本。
他单手撑着下巴,眉头微锁,琢磨着怎么把这部半岛味儿十足的电影,改成更接地气的龙国故事,让剧情和人物名字都显得不那么突兀。
就在这时,书房里的电视机正播放着一则娱乐新闻。
画面里,冯晓刚导演意气风发地站在《集结号》的发布会上。
对着无数镜头侃侃而谈:“我现在拍什么都有票房,拍娱乐的有票房。
拍不是娱乐的、严肃的电影,照样有票房。
没准儿比娱乐的还高!
没办法,谁超过我?
你给我找一个出来!
没有!我特别孤独!”
听到“特别孤独”这四个字,李鼎心头一股无名火“蹭”地就窜了上来。
“孤独你大爷!”
他“啪”的一声,把刚写了几页的《燃烧》剧本狠狠甩到了一边。
这部电影就算拍出来又能怎么样?拿个国际大奖?可那姓冯的最自豪的不是奖项,是票房!
自己就算再拿个奖,对他来说也是不痛不痒。
李鼎摸索着下巴,起身走到院子里。
冷风吹过,撩动着头发,也让他烦躁的心绪冷静了几分。
不行,这口气咽不下去!
上次在导演协会,他是怎么逼迫自己的,李鼎可没忘。
冯晓刚不就是仗着自己是商业片大导,票房号召力强吗?
“只有在他同类型题材击败他,才能让他真正闭嘴!”李鼎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战争片……这玩意儿不同于剧情片,制作成本动辄上亿,烧钱得很。
不过,对现在的李鼎来说,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自己如今也是导演协会的一员,跟中影的韩总关系也还行,至少算是一起吃过饭的交情。
如果真要拍这种大制作,韩三品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李鼎在院子里来回踱了十几分钟,心中的计划渐渐清晰。
他转身回到书房,已然有了计较——就拍战争片!不管多难,至少得去争一争!
回到书房,李鼎点上一根烟,靠在窗边,目光在书架上扫过,最后落在了一本旧书上。
他走过去,将《林海雪原》的小说拿了下来,放在书桌上。
接着,李鼎穿好外套出了门。家附近一公里外就有一家老式录像店。
“老板,来一张1970年京剧版的《智取威虎山》。”
店员麻利地递了过来,李鼎付了钱,揣着录像带匆匆回家。
接下来的时间,他就把自己关在放映室里,一边看那部经典的老电影,一边对照着小说。
两个小时后,李鼎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想拿到韩三品的支持,关键还是剧本。
不过他觉得问题不大,毕竟中影跟华艺一直不对付,明里暗里较着劲呢。
自己要拍一部对标《集结号》的电影,韩三品没理由不感兴趣。
想到这,李鼎心中大定。只要剧本够硬,就不怕拉不到投资。
至于演员嘛……他脑海里浮现出几个人选。
梁家晖可以继续合作,黄小明对自己也一直挺客气,想合作却没机会,这次或许可以让他来演个重要角色。
虽然黄小明签在华艺,但这事儿问题不大。
华艺巴不得自家艺人能上大戏,这对提升艺人名气是好事,他们没理由拦着。
........
一周后,时间来到11月25号。
窗外寒风呼啸,京城迎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
李鼎将打印好的《智取威虎山》剧本整整齐齐地放进文件袋。
昨天晚上,他已经跟韩三品通过电话,约好了今天见面。
他开上车,一路从北五环赶到位于蓟门桥的中影集团总部。
通过安检后,熟门熟路地来到韩三品的办公室外。
“咚咚咚。”
“请进。”
李鼎推门而入,一股暖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满身的寒意。
“嘿,还是里边儿舒服,外头能把人冻成狗。”李鼎心里嘀咕着。
办公桌后的韩三品见到他,立刻热情地站了起来,大笑着迎上前:“哈哈,李导!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昨天电话里神神秘秘的,也没说清楚是什么事。”
“韩总。”李鼎笑着打了声招呼,也不废话,直接将文件袋递了过去。
韩三品接过,当他看到封面上《智取威虎山》五个大字时,眉毛不禁一挑,心里犯起了嘀咕:之前不还说要拍《燃烧》吗?怎么突然换赛道,要搞战争片了?
他没多问,坐回椅子上,开始翻阅剧本。
越看,韩三品的表情就越严肃。
这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
《燃烧》那种艺术剧情片,制作成本顶天了也就一千万上下,中影投了也就投了。
可这部《智取威虎山》,光看剧本里描写的那些大场面,就知道投资至少是一个亿起步!
韩三品抬眼瞅了瞅正优哉游哉喝着茶的年轻人,心里有点没底:这小子,真行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