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第一场雪落时,万藤亭的藤架上还挂着最后几片黄叶。小丫头抱着成长册坐在火塘边,突然听见新藤传来“咔嗒”轻响——是北境的藤果熟了,果蒂断裂的脆声混着雪粒打在藤叶上的“簌簌”声,顺着藤脉飘了过来。
“熟了!真的熟了!”她举着册子往藤架跑,册页上北境那页的青果已经染上了深红,像颗裹着雪的玛瑙,旁边的小人影举着果枝欢呼,雪地上的脚印踩出个大大的“甜”字。
老卫长的藤杖往火塘里添了块松木,火星溅在新藤上,往北边的方向飘:“让暖意裹着果香走,别让雪把甜味冻住了。”他望着北境的方向,“估摸着明儿一早,熟果就能顺着藤送过来了。”
南境茶农把新炒的冬茶装进藤编篓,篓口系着张红纸条:“用这茶泡果酒,能驱寒。告诉阿弟,果核留着,开春埋在亭里,让它长出新藤,一头连着北境,一头扎在南境。”
西域货郎往藤架上挂了串沙枣干,枣香混着声纹往北飘:“让娃们把果泥和沙枣泥混在一块儿,蒸成糕,冬天吃着暖肚子。”他刚挂好,新藤就往回抽了抽,像是北境的孩子们在那边拽着藤条应和。
东海渔人用贝壳给藤果编了个小网兜,网眼上缠着细藤:“这样运果不怕摔,还能让果味混着海腥气,尝尝五域凑在一块儿的味。”他把网兜系在藤梢,网绳上的贝壳叮铃响,像在给北境的孩子们报信。
科技城的技术员往藤脉里输了股暖流,屏幕上的温度曲线在北境那段慢慢抬升:“给果藤加层温,别让果子在路上冻硬了。”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红点,“这是果实在藤脉里滚动的声纹,听着多精神!”
第二日清晨,新藤突然往亭里猛拽了拽,藤梢的网兜里躺着三颗深红的藤果,果面还沾着北境的雪粒,在晨光里闪着光。阿弟的字条缠在果蒂上:“留了半筐在北境的藤架上,等你们来摘!雪地里的果最甜,带着冰碴儿像蜜饯!”
小丫头把藤果捧在手心,雪粒融化的水顺着指缝往下滴,在成长册上晕出小小的红痕,像给北境那页盖了个甜美的章。“快尝尝!”她举着果子往火塘跑,众人围过来分食,果肉入口先是冰爽,接着爆出浓甜,甜里还带着桂花的香、沙枣的绵、海水的鲜,果然是五域的味。
老卫长把果核埋在茶苗旁,用冻土盖实:“等明年,这核就会长出藤,藤上结的果,一半带着南境的春,一半裹着北境的雪。”
北境的声纹里传来孩子们的笑,他们踩着雪在藤架下转圈,手里举着剩下的藤果:“我们把果泥抹在藤杆上了,明年新藤长出来,说不定会带着甜味爬!”
万藤亭的火塘烧得正旺,藤果的甜混着茶香、枣香、海腥气在亭里漫,像把五域的冬都熬成了罐甜汤。小丫头摸着成长册上北境的雪地图,那里的藤架旁多了串红果虚影,果下的雪地上,“等你们”三个字被描得又粗又亮。
风穿过藤架,带着果甜往五域飘,像在说:冬天来了,藤果熟了,雪地里的约定还在呢。等开春雪化,咱们就踩着新藤往北走,去北境的藤架下摘果,去南境的茶苗旁酿酒,让每个季节的藤,都结满五域凑在一起的甜,把日子过成永远吃不完的蜜饯,热热闹闹,甜甜蜜蜜,一年又一年。
藤果的甜还没在舌尖散尽,北境的声纹就裹着风雪涌来了。阿弟的声音带着喘,像刚在雪地里跑过:“我们把果核埋在藤架根下了!用驯鹿绒裹着,还浇了点融雪水,说不准开春就冒芽!”
小丫头赶紧翻开成长册,北境那页的雪地上果然多了几个小小的土包,土包上缠着绒线,旁边画着颗发绿的芽——是藤脉把孩子们的期盼拓印了下来。她用指尖轻轻点了点土包,纸页竟微微发热,像那边的融雪水正往土里渗。
老卫长把剩下的藤果切成片,泡在西域货郎送的沙枣酒里:“这酒得埋在火塘边的土里,过些日子挖出来,就是五域的冬酿。等明年去北境,带着它给娃们尝尝,让他们知道,藤果的甜能酿成酒,藏在日子里慢慢发酵。”
南境茶农往酒坛旁埋了把冬茶的茶籽:“让茶味也渗进去,等酒开封时,酒香里带着茶香,像南境的春钻进了北境的冬。”他刚埋好,新藤就轻轻晃,把茶籽的清苦气往北送,引得阿弟在那边喊:“闻到清香味了!是南境的茶吗?”
东海渔人用藤条编了个小酒篓,篓底垫着晒干的海菜:“开春去北境,就用这篓子装酒,海菜的鲜能护着酒香不跑,让娃们一打开篓子,就像闻到了东海的浪。”他把小篓挂在藤架上,海菜的咸腥气混着酒香漫开,竟生出种奇特的醇厚。
科技城的技术员调试着新做的保温箱:“这箱子能顺着藤脉走,里面的温度跟亭里的火塘一样。等咱们去北境,就用它装刚烤好的红薯,让娃们掰开时,还能看见冒热气的糖心。”他往箱里放了块测温计,屏幕上的数字稳稳停在暖融融的刻度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