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网的微光在黎明前最暗的时刻跳动,像撒在五域脉络上的星子。松生刚把阿木哄睡,就见窗沿的藤叶突然卷成筒状,里面裹着片带着焦痕的枯叶——这是戈壁传来的急信。
他小心展开枯叶,边缘的焦黑处隐约显出水纹般的字迹:“红果林遇火,速援。”字迹被热气熏得发皱,却透着清晰的急迫。松生摸了摸藤叶上的温度,比寻常要烫上三分,知道火势定是不小。
隔壁的舟舟被藤叶的异动惊醒,掀帘出来时正撞见松生往背上捆水囊。“我去戈壁。”松生语速极快,“你守着藤网,若收到新消息立刻转我。”舟舟点头,指尖抚过门前的老藤,藤须立刻顺着她的手臂缠上,将五域的水系图映在她掌心——红果林附近有条暗河,是灭火的关键。
三刻钟后,松生的身影出现在戈壁边缘。红果林的火光染红了半边天,沙枣正带着族人用皮囊泼水,却只是杯水车薪。“暗河在西坡三丈下。”松生扯开嗓子喊,声音裹着藤网传来的水汽,“跟我挖!”他拔出腰间的短刀,对着地面的藤根猛刺——那里的土壤比别处松软,正是暗河的方向。
沙枣眼睛一亮,招呼族人跟上。藤网的根须在地下疯长,顺着刀痕钻开泥土,很快就听见汩汩的水声。“往下凿!”松生吼着,掌心的藤叶突然发烫,是舟舟传来的新讯:“冰原极光带冰砖驰援,半个时辰到。”
“撑住!”松生挥刀更猛,“冰原的支援快到了!”
冰砖砸进火场的瞬间,腾起漫天白雾。松生抹了把脸,看见极光裹着寒气落在他身边,身后跟着推着冰车的族人。“藤网说你需要这个。”极光递来块冰砖,上面凝着层薄霜,霜纹里藏着阿木的小脚印——是舟舟让藤网捎来的平安信。
火灭时天已微亮,红果林的焦木间,新抽的藤芽正从灰烬里钻出来。松生捡起片焦黑的藤叶,上面竟还留着暗河的水纹印,像五域的手,紧紧攥在一起,从未松开。
红果林的烟火还未散尽,戈壁的藤网就开始自我修复。那些被烧焦的藤须蜷缩着,却在根部冒出更粗壮的新芽,新芽上沾着五域的气息——有林海的松脂,能让伤口更快愈合;有渡口的河泥,裹着湿润的生机;还有中谷的茶露,带着草木的韧劲。
沙枣蹲在新藤旁,看着芽尖顶开焦黑的外壳,眼眶红红的:“阿爷说过,藤子比咱们想象中结实。”他刚说完,掌心的藤叶就轻轻颤动,传来中谷的消息,藤生正带着族人往戈壁赶,还捎来了新制的灭火工具——用主藤的纤维编的水袋,灌满水后能像皮囊一样背在身上,却比皮囊更结实。
“不用急,火灭了。”沙枣对着藤叶回话,指尖抚过那些焦黑的老藤,“但你们的水袋留着,往后总能用上。”藤叶的光闪烁着,像是在说“好”。
林海的松生没立刻离开,他带着族人在红果林边缘挖防火沟,沟底铺上林海的耐火苔藓。“这苔藓能挡住火星,”他边挖边说,“藤网会把它的气息传到五域,往后不管哪起火,都能用这法子防着。”戈壁的藤须立刻顺着沟底蔓延,将苔藓的气息吸进藤脉,没过半日,五域的藤网都染上了淡淡的苔藓香。
渡口的舟舟则在藤网的指引下,找到红果林附近那条暗河的源头。他指挥船工们在源头筑起简易水坝,又用藤网的纤维编了条长长的输水带,一头连在水坝,一头通向红果林。“以后就算再着火,打开水坝,藤网输水带能把水直接送过去。”舟舟拍着输水带,藤须在上面织出细密的网,让水流得又快又稳。
冰原的极光留下的冰砖没用完,她让族人把剩下的冰砖埋在藤根下:“冰砖化了能滋养藤子,还能让土壤里的水汽更足,不容易再着火。”果然,冰砖融化后,戈壁的藤网周围竟长出些耐旱的小草,叶片上带着冰纹,像是在守护藤根。
中谷的藤生和藤念赶到时,看到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松生在教戈壁人辨认耐火植物,舟舟在演示输水带的用法,极光在给新藤裹上保温的苔藓,沙枣则带着孩子们清理焦黑的枝条。
“阿爷说得对,”藤生望着五域人一起劳作的身影,轻声对藤念说,“只要咱们心齐,再大的坎都能跨过去。”藤念点头,从行囊里拿出绣好的五域护藤图,图上的五域人围着藤网,手里拿着各自的工具,笑容却一样灿烂。
他们把图挂在幸存的老藤上,藤网的光立刻将图映得透亮,顺着藤脉传到五域。林海的藤叶上,猎人们对着图点头;渡口的藤叶上,船工们拍着输水带笑;冰原的藤叶上,族人们摸着保温的苔藓;中谷的藤叶上,孩子们围着图拍手。
傍晚时分,五域的人聚在红果林旁,围着新升起的篝火。松生烤着带来的野鹿肉,舟舟煮着暗河的鱼,沙枣端出幸存的红果干,极光则用冰砖冻了果饮,藤生和藤念煮着中谷的热茶。
“敬藤网。”松生举起碗,碗里的酒映着藤网的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