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四合院夜宴的余韵尚未散去,何清漪那双清冷眼眸中难以掩饰的惊艳与钦佩,以及何世礼等人愈发恭敬的态度,都清晰地表明陈长生在京圈最顶层的舞台已然站稳。然而,这些世俗层面的认可,对他而言,不过是水到渠成。真正能搅动风云的力量,往往在更深远、更寂静的地方酝酿。
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顺利结束,清华园正式进入寒假模式。大部分学生如倦鸟归林,拖着行李箱奔赴机场车站,校园迅速安静下来。陈长生没有立刻离京,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
这天上午,冬阳暖煦,陈长生正在国贸顶层的办公室审阅“影子”吴铭提交的第一份《长生资本网络安全体系升级方案及潜在威胁分析报告》。报告专业详实,不仅提出了几近完美的防御架构,还主动出击,捕捉到数条指向不明、但技术特征极其先进的境外探测痕迹,显示出“影子”的价值远超预期。
内线电话响起,林凡的声音传来:“老板,学校张明远院长电话,急事找您,希望您能尽快去他办公室一趟。”
陈长生目光微动,心中已有预感。他吩咐林凡备车,半小时后,再次踏入了经管学院那间古朴厚重的院长办公室。
张明远教授今天的气色与往常不同,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凝重与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亲自给陈长生泡了茶,关上门,示意他坐下,却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似乎在斟酌措辞。
“长生啊,”他终于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陈长生,声音压得有些低,“你上次写的那篇关于地方债和新基建的报告……惹出大动静了!”
陈长生端起茶杯,神色平静:“院长,是报告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不!不是问题!”张明远连连摆手,情绪有些激动,“是太好了!好到惊动了上面!”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装帧简朴、封面印有“机密·内部参考”字样的文件,递给陈长生,“你看看这个。”
陈长生接过文件,翻开。里面正是他提交的那篇报告的核心内容,但经过了精炼和重新排版,作为一篇政策建议,刊登在仅供极少数高级领导参阅的内参清样上。在报告的末尾,还有几行打印的、显然是某位权威人士的亲笔批示,字迹苍劲有力:
「此报告视野宏阔,见解深刻,所提‘PPP+REITs双轮驱动’、‘绩效评估基金’等构想,颇具前瞻性与操作性。请发改、财政、央行等部门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考虑择点试点。撰稿人陈长生同学,青年才俊,国士之胚子,望其继续潜心钻研,为国效力。」
批示没有署名,但那种扑面而来的威严和分量,陈长生瞬间明了,这至少是副国级、甚至更高层级的领导!
张明远压低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这是发展研究中心的刘老亲自批示并报送上去的!上面高度重视!昨天,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亲自打电话给我,详细询问了你的情况,并希望……希望能与你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交流,听听你更深入的想法。”
政策研究室!那是直接服务于最高决策层的核心智囊机构!其副主任的约谈,分量之重,不言而喻!
张明远看着陈长生依旧平静无波的脸,心中感慨万千。这个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他的认知上限。一篇课程报告,竟能直达天听,引发如此高层的关注!这已不是简单的学术优秀,而是具备了影响国策的潜质!
“长生,”张明远语气无比郑重,“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机会!但也伴随着风险。你的言论,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时间定在后天下午,地点在香山饭店的一个小会议室,非常私密。你……准备一下。”
陈长生放下文件,目光平静地看向张明远:“谢谢院长告知。我会认真准备。”
他的平静,让张明远再次感到惊讶。寻常人听到这个消息,恐怕早已激动得难以自持,而陈长生却仿佛只是接到一个普通的会议通知。这份定力,远超他的年龄。
“好!好!”张明远连连点头,“有什么需要学院支持的,尽管开口!”
离开院长办公室,坐进车内,林凡透过后视镜,看到陈长生闭目养神,脸上看不出喜怒。
“老板,是有什么重要安排吗?”林凡谨慎地问。
“嗯。”陈长生睁开眼,望向窗外飞逝的街景,“后天下午,香山饭店,和政策研究室的同志聊聊天。”
林凡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一紧,心中巨震!政策研究室?!他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分量!“需要我准备什么资料吗?”
“不用。”陈长生淡淡道,“聊聊而已。”
两天后的下午,香山脚下,层林尽染的秋色早已被冬日的萧瑟取代,但晴空下的香山饭店依旧静谧庄严。林凡驾车通过特殊通道,直接驶入饭店深处一处独立的院落。这里戒备森严,但一切都在无声中进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