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靠和男靠大致一样,就是靠肚小些,腰上系着彩带,更显灵动。”梦瑶指着旁边的女靠补充,“而且靠还分软硬,不插靠旗的是软靠,插了靠旗的就是硬靠,原来还有这讲究呢。”
“哦,原来这个插在背后的叫靠旗呀,看着真威风!”啸风盯着展柜里那件硬靠背后的四面旗子,忍不住赞叹。
“可不是嘛,”宇辰凑近看,“这旗子一插,武将的气势立马就出来了,像是随时要上阵厮杀似的。”
梦瑶笑着说:“我记得以前看京剧,武将出场时,靠旗跟着动作甩动,那叫一个飒。原来不光是好看,估计还能帮演员把身段显得更挺拔。”
啸风点点头:“难怪说硬靠更有气势,有这靠旗衬着,确实比软靠多了股沙场征战的劲儿。”
三人围着那身硬靠看了半天,想象着舞台上武将挥鞭驰骋的模样,耳边仿佛都响起了急促的锣鼓声。
三人边看边讨论,原本对戏曲服饰一知半解的他们,这会儿也渐渐理出了头绪,目光扫过那些绣工精致的戏服时,多了几分读懂其中门道的欣喜。
此时又进来几位游客,刚才那位女工作人员见状,主动笑着问:“各位要是愿意听,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介绍吧?”
“太好了!我们正想多了解些呢。”梦瑶立刻应道。
这位中年女子身材匀称,五官端正,说话时语气平和,带着一股亲切感。
“戏曲中的服装道具,统称为‘行头’。”她指着展柜里的服饰开始介绍,“这些行头取材于中国古代服饰,又经过艺术加工,不管是造型、图案、装饰还是色彩,要么雍容华丽,要么古朴淡雅,特别有传统美学的味道。”
大家边听边点头,看得更认真了。
“大同地区这些剧种的行头,数历史剧的服饰最精美。”工作人员继续说,“按类别分,衣服有蟒、帔、靠、褶、衣;头饰呢,有冠、盔、帽、巾这些,每一种下面还能细分出好多类,演出时怎么用都有讲究和规范。”
“衣服分蟒、帔、靠、褶、衣,头饰分冠、盔、帽、巾……”梦瑶小声重复着,默默记在心里。
正是:溯源桑干,承百戏遗风,看塞上雪飞,云间月朗,耍孩儿喉转奇峰,罗罗腔韵回幽谷,梆子声激荡雁门,秧歌步踏欢阡陌,更有那弦索呕哑,鼓板铿锵,水袖翩跹,粉墨淋漓,演不尽忠奸义胆,离合悲欢,一嗓吼开三晋魄。
扎根朔漠,聚九边灵气,历辽金烽火,元明烟云,武周川滋养奇葩,古都墙护佑根苗,煤海深埋炽热情,佛光普照慈悲愿,终赢来乡音俚语,老调新声,戏台高筑,衣冠璀璨,传得下魏唐衣钵,胡汉精魂,千场唱沸大同春。
喜欢大同刀削面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同刀削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