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些酒器祭祀时放在哪儿呢?”陶兄的疑问又引出新话题。
赵导笑着回应:“得靠漆案来承托。大同地区的汉墓里,出土过不少漆器残片、铜铺首和案足,我们据此复原出了完整的漆案——长方形的案面长99厘米、宽35厘米,四角装着曲尺形护角,四周说不定还有高起的挡板,防止器物滑落。最讲究的是案足,用铜鎏金打造,做成蹄形,格外显档次。”
“连防滑落的设计都有,也太精致了!”晓萱忍不住赞叹。
赵导趁机展开历史背景:“这背后藏着地域重要性。汉代的北方长城地带,包括现在的内蒙古中南部、宁夏、陕西、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既是汉王朝的北部边防要塞,也是汉人与匈奴交界的地方。着名的‘白登之战’和‘马邑之伏’,都发生在这里。当时朝廷为了军事防御和生产发展,往这儿派驻了大量人口和军队,繁华程度远超想象。”
“难怪能出土这么多高级青铜器,原来西汉时这儿就是要地!”宇辰瞬间明白了缘由。
赵导点点头,继续补充墓葬发现的细节:“其实大同及周边的两汉墓葬,大多是中小型的,多数墓里只随葬陶器,只有少数西汉墓能见到铜器。而且这些出铜器的墓,基本都是木椁墓,墓主人要么是当地的显宦大族,要么是秩俸二千石上下的官吏,在地方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随葬的铜器里,鼎、壶、钫是核心组合,有些还会加樽、鐎尊、耳杯、甗、盘这些饮食器,很是齐全。”
一旁的吃瓜博主也凑过来补充:“要说铜酒器的器类,汉代各地其实都已完备。像盛酒用的壶、钟,造型还延续了战国晚期的风格,看着特别稳重。”
赵导接过话头,点出地域特色:“但大同这边的铜酒器,和战国、西汉王侯权贵用的不一样——那些器物器表装饰得花团锦簇,咱们这儿的却走实用路线,外轮廓简洁大方,器表光素没多余纹饰,透着股北方的利落劲
顺着展厅往前走,视线很快被前方玻璃展柜里的彩陶壶吸引。壶身造型舒展,广口向外微微翻卷,修长的脖颈下连着圆鼓鼓的腹部,只是原本对称贴在肚侧的双耳已断了,倒添了几分岁月的残缺感,很有本地特色。”
正是:武灵王雄才大略,胡服骑射安北境;汉高祖深谋远虑,平城白登定边陲。
喜欢大同刀削面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同刀削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