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睿刚奏完扫盲之策,李世民忽然看向殿外,对内侍道:“传阎立德进殿。”
一刻钟后,身着官服的阎立德快步走入,躬身行礼:“臣阎立德,叩见陛下。”
李世民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落在他身上,语气带着几分郑重:“立德,你掌将作监多年,督造宫室、军械从无差错。如今大唐煤钢共同体初立,技工学校也待筹建,亟需懂营造、善统筹的得力之人总领实务。朕决意,擢升你为‘将作大匠’,总揽煤钢产业相关的工坊建造、器械打造,兼管技工学校的教具制备!”
阎立德闻言,眼中满是震惊,随即躬身叩首:“臣谢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他此前任将作监少监,虽也掌营造之事,却远不及将作大匠权责之重——如今兼管煤钢产业,正是将营造技艺与实业结合的关键职位。
李世民笑着点头,指了指案上的铁锭与高炉图纸:“你来看,这是栎阳高炉炼出的铁锭,这是陈睿绘制的高炉、炭炉图纸。往后,你要督造晋地新高炉、长安石炭铺、栎阳技工学校校舍,还要按图纸批量打造铁皮炭炉、铁制农具——每一项都要保质量、赶工期,不能耽误耕作与煤钢产业推广。”
“臣明白!”阎立德上前细看图纸,指尖在高炉耐火砖的标注处顿了顿,“陛下放心,臣即刻安排将作监工匠,先细化高炉建造图纸,标注耐火砖的烧制工艺、通风道的尺寸误差,确保晋地新炉与栎阳高炉规格一致;技工学校的教具,臣会让工匠按‘实物对照图’打造缩小版高炉模型、标刻度的竹筐,方便学员学习。”
陈睿见状,上前一步道:“阎大匠精通营造,有您统筹实务,煤钢共同体与技工学校的推进定能事半功倍。后续技工学校需打造教学用的小型炼焦窑、炼铁炉,还望阎大匠多费心。”
阎立德拱手回道:“陈大人客气!你提出的‘实物教学’之法甚妙,臣会让工匠按比例缩小炼焦窑与炼铁炉,既能让学员实操,又能避免危险,定不耽误教学进度。”
李世民看着二人配合默契,眼中露出欣慰之色:“好!你二人分工协作,陈睿主理技术与教学,阎立德主理营造与实务,辅机统筹全局,朕看这煤钢产业与技工学校,定能早日落地见效。”
他顿了顿,又对阎立德道:“擢升你为将作大匠,不只是加官晋爵,更是让你担起大唐实业的重担。往后,百姓用的铁犁、取暖的炭炉,将士用的军械,都离不开你督造的工坊与器械——你要记住,这职位虽无战场杀敌之功,却关系着民生安乐、国家强盛。”
阎立德再次躬身:“臣谨记陛下教诲,定当以实业为己任,为大唐炼出坚实根基!”
阎立德又奏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如今煤钢共同体需绘制大量矿场分布图、高炉建造详图,技工学校更要制备‘实物对照图’与教学模型,绘图之事繁杂,单靠将作监现有工匠恐难及时完成。臣斗胆举荐一人,可担此重任。”
李世民抬眸道:“哦?你要举荐谁?”
“臣弟阎立本。”阎立德语气恳切,“立本精通绘画,尤擅工细描绘,无论是建筑结构、器物形制,经他手绘制的图纸,尺寸精准、细节分明,比寻常工匠画的更易看懂。此前臣督造宫室,不少殿宇图纸便由他协助绘制,从无差错。”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如今技工学校需画‘炼焦火候图谱’——从‘浓烟变黑’到‘青烟泛蓝’,需细致描绘烟色变化;煤钢共同体要画‘矿场运输路线图’,需标注煤矿、炼焦场、高炉的位置与距离,这些都需精通绘图之人方能胜任。立本不仅画技精湛,还肯钻研实务,若让他参与,定能让图纸更贴合生产与教学需求。”
陈睿闻言,阎立本啊,也是大牛!
眼中一亮,上前附和道:“陛下,阎大匠所言极是!技工学校的‘实物对照图’若能由善画者绘制,烟色、火候、料堆尺寸都能精准呈现,学员一看便懂;煤钢共同体的产业分布图清晰了,调度物料也能更高效。阎立本先生的画技,臣早有耳闻,若能得他协助,绘图之事定能事半功倍。”
李世民沉吟片刻,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阎立本……朕记得他现在正为《秦府十八学士图》作画,画技确实精湛。既有你二人举荐,朕便准了。传旨,召阎立本入将作监,任‘绘图主事’,专司煤钢共同体与技工学校的图纸绘制,所需纸笔、工匠,皆由阎立德统筹调配。”
阎立德又说:“陛下,臣弟立本并非只通笔墨的画工。先前臣督造洛阳宫偏殿,他绘制梁柱结构图时,曾指出‘斗拱间距可缩半寸’,既省木料又增稳固;后来试造小型器械,他还能按实物比例缩放图纸,连工匠都赞‘按图施工,分毫不差’。若仅授绘图主事,恐屈其才。”
他顿了顿,语气更恳切:“如今煤钢共同体要建晋地高炉、技工学校需造教学模型,既要精准绘图,更要懂营造逻辑。臣斗胆恳请陛下,擢立本为将作监少监,让他既掌绘图总纲,也协助臣统筹工坊建造、教具制备——如此,图纸与实务便能无缝衔接,少走许多弯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