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塔中心”的金属床板冰冷坚硬,林栀却毫无睡意。黑暗中,她的双眼圆睁,耳廓微不可查地颤动着,捕捉着宿舍区每一丝细微的声响——隔壁房间技术员沉重的鼾声、走廊尽头清洁机器人规律的滑行声、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以及……那无处不在的、仿佛背景辐射般的被动监控场的微弱静电嘶声。
白天的惊险遭遇如同冰冷的刻刀,在她脑海中反复凿刻。权限的异常波动、那几道瞬间聚焦的监控“视线”、迈尔斯主管冰冷的警告……她知道自己已被置于放大镜下,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然而,危机中也蕴藏着转机。“幽灵协议(Ghost Protocol)”,第七扇区,节点π。这些词汇如同黑暗中闪烁的磷火,指引着方向。她确信,白天的意外触碰,绝非偶然。那是“钥匙”与这片基地深处某个沉睡层级的古老共鸣。霍华德选择在此藏身,绝非随意。
她需要找到那条被遗忘的路径。
深夜两点,宿舍区的活动彻底沉寂。林栀如同幽灵般滑下床铺,没有开灯。她换上深色的作战服基底层,将必要的小型工具和那枚至关重要的数据芯片贴身藏好。战术平板的屏幕调到最低亮度,覆盖着一层偏振膜,确保只有特定角度才能看清显示内容。
她没有选择从门离开。宿舍的监控虽然相对宽松,但风险依然存在。她的目光投向天花板一角那个不起眼的、用于设备检修的通风口格栅。
“账簿”提供的残缺结构图显示,这片老旧宿舍区的通风系统与基地建设初期的一部分废弃维护通道存在未被完全记录的交叠点。这是她的机会。
指尖探入格栅边缘的缝隙,微微发力。老旧的卡扣发出几乎不可闻的“咔哒”声。她身形轻盈如猫,无声地钻入通风管道。
管道内黑暗、狭窄、积满厚厚的灰尘,弥漫着陈年的金属锈蚀和尘埃的气味。她只能匍匐前进,依靠战术平板发出的微光和内置的超声波传感器构建出的简易结构图辨别方向。每一次移动都需极度小心,避免触动可能存在的振动传感器或扬起过多灰尘。
她的目标并非直接前往第七扇区——那无异于自杀。她的目标是找到一处物理线缆汇流节点。根据她的推测,“幽灵协议”并非完全虚拟的存在,它很可能依托于基地建设初期铺设的、某些未被现代化改造完全替代的老旧硬线缆网络。这些深埋于混凝土和钢铁中的铜芯或早期光缆,如同植物的根系,可能仍承载着不被主流系统监控的、极其微弱的“幽灵”数据流。
爬行了近一个小时,穿过数个岔路口,避开了几处明显装有运动传感器的区域,她终于根据结构图的模糊提示和“钥匙”对特定电磁频率的微弱感应,找到了一个疑似节点所在的检修舱口。
舱口位于管道侧壁,被厚重的灰尘覆盖,锁具锈蚀严重。她取出微型液压钳,小心地剪断锁舌,缓缓推开沉重的金属盖板。
后面是一个更加狭窄的垂直竖井,深不见底。粗壮、斑驳的线缆束如同巨蟒般盘踞其中,一直向下延伸。空气中臭氧味和某种绝缘材料老化的气味更加浓烈。
就是这里!
她固定好身体,将战术平板的一个特殊探针接口,小心翼翼地连接到一束标注着古老序列号、材质明显与其他线缆不同的主干线缆的外露金属屏蔽层上。她不敢直接接入核心光纤,那几乎肯定会被检测到。她只需要“倾听”线缆外部因内部数据流动而产生的极其微弱的电磁泄漏。
平板屏幕亮起,复杂的信号分析界面展开。无数杂乱无章的噪声波形滚动着。她屏住呼吸,全力运转“钥匙”的感知力,试图从这片混沌中分辨出那独特的、“幽灵协议”的脉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竖井内的空气凝滞而冰冷。汗水沿着她的鬓角滑落。
突然!
屏幕上的波形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规律奇特的谐波峰值!它一闪即逝,几乎淹没在噪声中,但其频率和调制方式,与现行所有协议标准都截然不同!古老,却带着一种异样的……活性!
找到了!虽然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但这股信号确实存在!它沿着这束古老的线缆,向着基地更深、更核心的方向流去!
林栀的心脏狂跳起来。她快速记录下信号的频谱特征和大致流向。根据方向和“账簿”结构图的比对,信号源的区域,正指向……第七扇区!
就在她准备进一步分析时——
嗡——!!!
一阵极其低沉、却带着强大穿透力的次声波震动,猛地从竖井深处传来!仿佛有什么巨大的设备被远程启动,或者某种屏障被解除!
几乎在同一瞬间!
连接着线缆的战术平板屏幕猛地爆出一片雪花!探针接口处窜起一丝微弱的电弧,发出刺鼻的焦糊味!
主动防御机制! 这古老的协议竟然还保留着如此敏锐的反探测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