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大学,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渐疏的梧桐叶,在熙攘的校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混杂着青春的气息、隐约的桂花香,以及永不停歇的低声议论。而这些议论声中,“林栀”这个名字,总像一个固定不变的背景音,带着或多或少的讥诮与不解。
“看,还在睡呢…”
“真服了,下午第一节是‘灭绝师太’的课,她也敢迟到?”
“人家怕什么?关系户嘛,说不定毕业证都已经揣兜里了。”
“嘘…小声点,她男朋友过来了…”
不远处,秦屿正穿过人群走来。挺拔的身姿、冷峻的眉眼,以及那股生人勿近的气场,让他所过之处,议论声都不自觉地低了几分。他的目光精准地落向林荫道尽头那张老旧的长椅,以及长椅上蜷缩成一团的身影。他的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步伐加快了些许,无视了周遭投来的或倾慕或好奇的目光。
长椅上,林栀裹在宽大的外套里,帽檐压得极低,呼吸平稳悠长,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都与她无关。只有放在她手边那个与时代严重脱节的老人机,暗示着这看似彻底的沉睡之下,或许藏着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无人能窥见,此刻她的意识正徜徉于星河之上。
联邦总部,中央意识连接平台。
林栀的虚拟影像凝立于无垠的星海之中,周遭是流淌的数据银河与交织的文明辉光。她的感知延伸至极其遥远的疆域,与刚刚成型的“宇宙文明诗篇”产生着细微而深刻的共鸣。星石在她腕间温和地脉动,不再是一件工具或武器,更像是一个纽带,连接着她与这片完成了永恒升华的浩瀚星海。
“监测报告显示,所有维度的文化共振强度趋于稳定,并在缓慢增长,”首席科学家的虚拟影像汇报着,声音里带着仍未散去的震撼,“文明精华的融合并未停止,而是在以一种更…自发的方式持续进行。就像…就像一条奔流的大河终于汇入了海洋,虽然成为了整体的一部分,但仍在内部保持着流动与交互。”
“我们收到了来自第七旋臂‘默歌者文明’的首次主动通讯,”一位外交官形象的虚拟影像补充道,语气中充满惊奇,“他们过去数百万年里从未与任何外部文明交流。但就在‘诗篇’完成后,他们向我们发送了一段…无法用语言解析,但能被直接感知的‘意境’,表达的是…对地球文明音乐中‘休止符’概念的赞赏与共鸣。”
林栀静静聆听着。她能感受到,宇宙的意识场仿佛一片温暖而富有生命力的土壤,而各个文明的精华如同种子,正在其中自然生长、相互滋养。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平和,充满创造性,超越了过去的任何想象。
小月亮的光点影像快乐地跳跃着:“看吧看吧!大家真的在一起画画了!而且画得越来越好看了!”
星尘的蓝色光辉温和地闪烁:“是的。但我们仍需学习如何在这种新的范式下存在。过去的规则、竞争、甚至部分哲学,都需要重新审视。”
会议持续了一段时间,主要围绕着如何理解并适应这个“永恒创作时代”。没有急迫的危机,没有需要抵御的入侵,只有无尽的探索与创造的可能。这对习惯了应对各种挑战的联邦来说,既是一种恩赐,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当会议暂告一段落,林栀的意识开始如同退潮般,从浩瀚的星海缓缓收束。但她并未立刻完全回归现实的校园,而是停留在一种奇特的叠加状态——一边是宇宙意识场那恢弘而细腻的“背景音”,如同无比遥远的交响乐;另一边则是江州大学无比具体的嘈杂:脚步声、谈笑声、风吹树叶声、远处篮球场的撞击声…
极致的宏大与极致的渺小,在她这里形成了诡异的和谐与统一。她甚至能同时“听”到某个文明对宇宙终极美的沉思,和旁边路过两个女生讨论晚上去哪家新开的奶茶店打卡。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林栀有种抽离般的荒诞感,却又奇异地让她感到一丝…真实。或许,这就是“永恒诗篇”的意义?所有的真实,无论大小,都值得被铭记,都构成了诗篇的一部分。
就在她试图更深入地品味这种状态时,一丝极其微弱的“杂讯”透过星石的连接,掠过了她的感知边缘。
它并非宇宙意识场那温暖和谐的主流波动,更像是一缕来自极其遥远、未被“诗篇”光辉完全照亮之地的冰冷涟漪。它不带情感,纯粹得像是一种…机械的扫描或观察,一闪即逝,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林栀的意识瞬间聚焦,试图捕捉那丝异样。是某个尚未融入诗篇的失落文明?还是宇宙深层结构自然产生的波动?或者是…
她的思绪被现实粗暴地打断。
“叮铃铃铃——!!!”
尖锐、破锣似的铃声猛地炸响,极具穿透力,瞬间打破了校园午后的宁静,也把她从那种玄妙的感知状态中彻底震了出来。
是那台老人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