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儿微微欠身,向着母后柔声说道:“母后,余下诸事便托付于您了,朕先回御书房,处理那堆积如山的政务。”
母后目光流转,关切地问道:“你不去与苏畅畅亲近亲近吗?”
黎儿嘴角浮起一抹深意的浅笑,缓缓道:“眼下还非时机,不妨让方莲莲的嫉妒之火,尽情燃烧在逻盛琳琳身上。
母后只需对方莲莲多加偏爱,让她们都觉得,母后您最看重的是方莲莲,而朕钟情的是逻盛琳琳。
如此,她们自会如鹬蚌般相争,朕也正好借此机会,瞧瞧朝中那些人的真实嘴脸。”
母后微微颔首:“行,哀家都依你,快去吧!”
待黎儿离去,留下的一众娘子,皆面露失落之色。
她们满心期许,以为陛下除了陪伴那南诏国的公主,至少也会与她们见上一面。
可谁能料到,陛下仅仅与太后交谈片刻,便径直离去。
母后回到主位之上,轻轻落座,玉指轻捻,浅尝了一口盘中糕点。
而后轻声吩咐身旁的桑嬷嬷:“这糕点滋味甚妙,你且端去,给百越国的方莲莲公主。”
“奴婢领旨。”
桑嬷嬷福了福身,便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小心翼翼地端着糕点,朝着方莲莲所在之处走去。
一时间,其他聚在一起闲聊的夫人们,顿时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看来,咱们太后眼中所好,依旧是那位方公主啊。”
“这下可就有趣了,陛下钟情逻盛公主,太后偏爱方公主。
你们说,究竟谁能在这场角逐中胜出呢?”
“谁知晓呢,恐怕得等明日官员们朝会之后,方能见分晓吧。”
且说方莲莲这边,她笑意盈盈,双手接过桑嬷嬷端来的糕点,满心欢喜地品尝起来。
“皇姐,你瞧,我就说你是想得太多了。
我可是身负凤格之人,太后又怎会不喜爱我呢!”
方麟麟却仿若未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之前太后离去之时,眉眼间确实流露出一丝不耐之色,可这才没过多久,便特意派人送来糕点。
太后态度之转变,好似正是在与皇帝见面之后发生的。
然而,禹国这个小皇帝,在去年之前还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小太子,能有什么高深计谋呢?
实在是不太可能。
接着,方麟麟又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难道是自己之前看花了眼,太后对方莲莲并无不耐,离席也只是为了前去寻找陛下?
方麟麟思来想去,始终理不出头绪,总觉得此事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
看来,今夜非得将这些事情告知皇兄,让他帮忙分析分析不可。
“陛下怎么回宫了?”
原本在御书房侧房认真翻阅奏折的蓝相夷,抬头瞧见黎儿归来,不禁心生好奇。
黎儿轻轻叹了口气,无奈道:“朕还是更钟情于处理政务,翻阅书卷。
那些娘子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吵得人心烦意乱。
哎,朕还得佯装看上了逻盛琳琳,这场戏演得可真累。索性演完便回来了。”
听罢,蓝相夷轻声问道:“陛下此番可有什么收获?”
黎儿思索片刻之后便答道:“那南诏国的公主,心思单纯,没什么心眼。
她皇兄今日不在,想来南诏皇帝送她来禹国,必定是有所图谋,想用这个公主换取些什么。
那个百越国的小公主,性情急躁,沉不住气。
不过,她的皇姐倒是让朕颇为好奇。
自她踏入我国境内,便一直戴着面纱,也从未听闻她身患疾病或是容貌不佳。
只是她那一双眼眸,恰似皇姐,可却冰冷刺骨,与她对视,竟让人不寒而栗。
对!那眼神,宛如毒蛇一般!”
蓝相夷听罢立即蹙眉问道:“昨夜灯火昏暗,微臣也未曾仔细观察她,不知陛下能否将她那双眼睛描绘下来?”
黎儿点了点头:“好。”
蓝相夷连忙为黎儿研墨,黎儿手持毛笔,蘸墨润毫,凭借着记忆中的模样,开始勾勒。
待蓝相夷将宣纸缓缓拿起,定睛一看,顿时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蓝大人,可是有什么问题?”
这双眼睛,蓝相夷哪怕化为灰烬也绝不会忘记。
怪不得这个方麟麟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只是不知她是否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而来,若是如此,那么他的阿婉可就有麻烦了。
犹豫片刻之后,蓝相夷对黎儿说道:“陛下,其他事情便交由微臣处理,您只需应对眼前迎娶皇后之事。
微臣若未猜错,明日朝会,大臣们必定会提及此事。”
黎儿听罢点点头道:“嗯,朕心中有数。
先让他们闹腾一番,朕也正好借此机会,观察观察他们如何站位。”
————————
钱沫沫自赏花宴归来,回到府中,便迫不及待地提笔给我写信。
她将这几日的所见所闻,都栩栩如生地记录在了信中。
我轻轻展开信件,看着钱沫沫的描述,不禁忍俊不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