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空气中飘荡着浓郁的艾草清香,这股独特的气息仿佛穿透了泛黄的纸页,将我带回了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端午时节。陈朴在日记中详细记录的特殊修炼经历,如同画卷般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九转还丹功》……
(原文)第五转 换骨
练法:选初九、十九、二十九日正午时分,面南盘膝,闭目,对日而坐。候气定,闭息使气无往来,充满于内,意念内外真火相交通,
身上下通红,光明满坐。二 三十分钟后,渐觉丹田一道凉气(真水)上贯于心,如水晶一团在心上。然后睁眼呼吸,由鼻向日吸日华之气,意念归其心,与真水相激。如此行九九八十一次而 止。
效应与注意事项:吸日华气归心、与真水相激,便觉心头气动,丹田如鱼涌跃。此功行三载数足,则能脱胎换骨,只觉夜间汗出如白膏。这种反应,陈朴认为是凡骨随汗而消,并称之为阳砂换骨。
一、丁未小雪夜:太阴精气的天时秘钥
1042 年的小雪节气,仿若一位不速之客,比往年更早地叩响了季节的大门。陈朴在昏黄的烛光下,于日记中细细描绘着那晚的景象。月光如水,清冷而孤寂,似碎银般肆意洒落在青瓦之上,每一片瓦片都仿佛被大自然精心雕琢,闪烁着幽冷的光。就连墙角那几枝瘦梅,也未能逃脱这寒夜的侵袭,枝头凝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宛如晶莹的水晶,在月光下折射出微弱的光芒。
陈朴特意选在子时初刻(23:00),轻轻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窗户。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细密的雪花,如一群欢快却又带着几分莽撞的精灵,呼啸着扑进竹帘。在这个静谧的时刻,天空中的月亮恰好宿于斗宿,太阴之气达到了最为纯净的状态。这一时辰,是天地间阴阳交替、气场流转的关键节点,也是陈朴修炼《九转还丹功》第五转“采阴”的绝佳时机。
《九转还丹功》第五转“采阴”的开篇,那古朴的文字仿佛带着岁月的沧桑与智慧,清晰地写着:“取太阴之精,当于月望前后,逢朔晦则止,小雪、冬至为上吉。”陈朴的指尖缓缓划过泛黄的纸页,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太阴精”这三个神秘的字上。古人敬月为太阴,其柔和的月光中蕴含着“坎水之精”,而这与人体内部肾水的本质有着微妙的同源之处。
他静静地坐在桌前,思绪飘回到往昔,师父那沉稳而又充满智慧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采阴非采形,乃采气;非采气,乃采机”——这至关重要的“机”,便巧妙地藏在节气与月相的奇妙交汇里。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天地的运行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而修行者便是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规律,借天地之力来提升自身的修为。
案头摆放的铜漏,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滴答”声,与窗外雪花簌簌飘落的声音相互应和,仿佛组成了一场独特的交响乐。陈朴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温润的青瓷碗,盛了半碗新雪。这雪并非寻常之物,需在子时初刻精准接取,而且必须落在未被踩踏的青石板上,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其“至纯至洁”的特性。碗沿绘制着捣药玉兔的图案,在月光的映照下,竟泛起一层幽蓝的光晕,恍惚之间,仿佛把整片浩瀚的夜空都盛了进来,让人不禁感叹这造物的神奇与美妙。
二、坐忘月华:形神透明的玄妙体验
亥时末,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一片沉睡之中。陈朴怀着敬畏与虔诚之心,净手焚香,动作轻柔而庄重。随后,他缓缓换上葛布单衣,轻薄的衣物贴合着身体,让他更能敏锐地感知周围的一切。即便窗外寒风如刀,刺骨的寒冷让人瑟瑟发抖,他却只觉遍体生凉,心中并无丝毫寒意。这是因为第四转“养阴”功成后,他的身体已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对寒热的感知与常人截然不同。
推开静室的木门,陈朴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庭院中央。他轻轻地铺好一张蒲团,面朝正南盘腿而坐,头顶正对着那轮接近圆满的明月。明月高悬天际,洒下清冷的光辉,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陈朴与这浩瀚的天地紧密相连。
“合嘴闭息,存想肾水如潮,上涌泥丸;月精如露,下凝丹田。”日记里的口诀在脑海中不断浮现,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他前行。他缓缓闭上双眼,开始叩齿二十四遍,每一次叩击都恰到好处,仿佛与天地的节奏相契合。此数暗合“二十四节气”,比第四转的三十六叩少了十二,这其中蕴含着“阳九阴六”的深奥数理。
舌尖轻轻抵上颚,津液渐渐滋生。就在这一刻,陈朴忽然感觉到肌肤表面泛起了细微的震颤,这种感觉如同月光在皮肤上缓缓流淌,轻柔而又神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震颤愈发明显,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身体内涌动。
不知过了多久,陈朴的意识渐渐进入了一种空灵的状态。忽然之间,他“看”到了自己的骨骼。然而,这并不是通过肉眼所见,而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内视体验。在他的内视之中,肋骨如同交错的玉枝,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脊柱恰似一节节透亮的竹节,坚韧而又灵动;心脏在胸腔里跳动着,化作一团柔和的红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肾区则浮着两簇幽蓝的光晕,那是肾水与太阴精相互感应的奇妙迹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