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气生之,助其舒展。”我拿起东方的桑枝,桑枝虽枯,却仍带着一股潜藏的生机。我引导着桑枝释放的青气顺着手臂的经脉流入,与丹田的白气汇合。木对应肝,主疏泄,此刻引入木气,是为了防止温润的气息过于凝滞,让灵晶在滋养的同时,保持生机的流动。
青气入体后,像一缕春风拂过冰封的河面。原本沉静的白气忽然泛起涟漪,顺着灵晶的脉络快速游走,所过之处,那些细密的小孔变得更大了些,连带着土气“铠甲”都泛起了淡淡的绿意。我能感觉到,灵晶内部的内核正在缓慢舒展,像花瓣在晨露中慢慢张开,每一丝纹路都变得更加清晰,能量的流转也随之加快,不再有丝毫滞涩。
最后,我将中央赭石的土气引入,这一次,土气没有再加固铠甲,而是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灵晶表面,将之前渗入的金、火、水、木四气牢牢锁在其中。土主运化,能将四气的滋养之力均匀地分配到灵晶的每一处,避免某处过盛、某处不足。
当土气覆盖灵晶的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丹田处传来一阵温热的悸动——灵晶竟主动将一丝能量反哺到我的经脉中,顺着气血流遍全身,所过之处,之前因久坐产生的僵硬感一扫而空,连洞口吹来的寒风都仿佛变得柔和了许多。
“这是……灵晶与我气息相通的征兆?”我心中一喜。以往灵晶只是被动接受滋养,今日竟能主动反馈,说明它已不再是一块单纯的能量结晶,而是真正与我的气息相融,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我没有停下调息,反而加快了呼吸的节奏——吸气数四拍,屏息数二拍,呼气数六拍,让更多外界的清气涌入体内。此时再看外界,天色已近正午,冰棱反射的阳光变得灼热,竟在雪地上融出一个个小小的水洼。洞外的北风不知何时停了,几只麻雀落在雪地上,啄食着我昨日撒下的谷粒,叽叽喳喳的叫声顺着洞口飘进来,带着一丝生机。
“天地闭藏,却也暗藏生机。”我望着洞外的景象,忽然明白大寒调息的真谛:并非要像石头般僵坐,而是要像冻土下的草籽,在闭藏中默默积蓄,用温润的气息滋养内里的生机,待时机一到,便能破土而出。
午后的修炼,我着重让灵晶与外界的寒温相呼应。当外面飘起细碎的雪沫时,我便引导灵晶收敛气息,将能量藏得更深;当阳光穿透云层时,又让灵晶舒展脉络,吸纳片刻的暖意。如此反复,灵晶的光晕忽明忽暗,却始终保持着柔和的底色,像一个懂得张弛之道的智者。
傍晚时分,我结束修炼,起身时发现兽皮上已凝出一层薄汗,却不觉得冷,反而浑身通透。看向丹田中的灵晶,它比清晨时圆润了些许,表面的土气“铠甲”已与五色光晕融为一体,不再生硬;内部的内核泛着温润的光泽,用神念触碰时,能感觉到里面流动的能量像一条温顺的小溪,不再有之前的滞涩感。
我收拾好五行信物:青铜小镜的镜面多了一层水汽,火燧石的火星更旺了,冰盏里的霜花化作清水,桑枝上竟冒出了一点嫩绿的芽尖,中央的赭石依旧温热——它们都记录着今日调息的轨迹,也见证了灵晶的变化。
走出山洞时,夕阳正将雪原染成金红色,冰棱折射的光芒像无数跳跃的火焰。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肺腑间残留的温润气息,丹田中的灵晶轻轻颤动,仿佛在回应外界的暖意。
大寒的调息结束了,但灵晶的滋养之路才刚刚铺开。我知道,随着节气流转,接下来的立春、雨水……每一个时节的气息都有其独特的韵律,而灵晶,将在这些流转的气息中,慢慢褪去硬壳,绽放出更饱满的生机。就像这洞外的雪原,此刻虽沉寂,却已在冰雪下藏好了春的讯息。
喜欢长生不老印象日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长生不老印象日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