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侦察突破
“铁砧”重工业区,如同一个匍匐在东欧荒原上的钢铁巨兽,在惨淡的月光下显露出其庞大而狰狞的轮廓。
锈迹斑斑的巨型龙门吊骨架刺向灰蒙蒙的夜空,废弃的厂房窗户大多破损,像是一只只空洞无神的眼睛,漠然地注视着这片被遗忘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铁锈味、陈年机油的油腻味,以及一种土壤被长期工业污染后特有的酸涩气息。
夜风穿过空旷的车间和扭曲的管道,发出呜咽般的怪响,更添几分死寂与阴森。
在距离“铁砧”核心区域约三公里外的一个缓坡灌木丛后,“幽影”的技术侦察小组建立了前沿观察点。
这里并非舒适的安全屋,只有冰冷的夜露、扎人的灌木枝杈,以及一种渗透进骨髓的紧张感。
“公爵”伊万·彼得洛维奇蜷缩在一张多功能便携式指挥台前,防寒服的兜帽罩住了他淡金色的头发,只露出小半张脸和那副反射着幽蓝屏幕光的眼镜。他的手指在触控板和键盘之间快速移动,动作精准得如同手术医生。
面前展开的三块高亮显示屏上,正显示着从不同角度传回的“铁砧”实时监控画面——部分是高空卫星的广角俯瞰,部分是早期布设的、伪装成岩石或废弃物的地面传感器捕捉到的热信号与震动数据。
“外围巡逻队,四人一组,配备小型无人侦察机,巡逻间隙……二十七分钟。”
“公爵”的声音通过骨传导麦克风,低沉地汇报着,他的呼吸在寒冷的夜晚凝成淡淡的白雾。
“B区与C区之间的地下管道入口,守卫换岗时间……误差不超过三十秒。很专业。”
在他身旁,维克托·扎伊采夫裹着厚厚的防寒毯,苍老的脸上刻满了忧虑与专注。
他手中捧着一台加固型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铁砧”的原始结构蓝图与他根据记忆补充的标注。
每当“公爵”报出一个区域或结构名称,维克托浑浊的蓝色眼睛就会微微眯起,努力在脑海中还原当年的景象,并与实时监控进行比对。
“A-7区域,那个像是破碎车间的地方。”
维克托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微颤,但语气却异常肯定,“看它的屋顶结构,当年为了吊装大型压力容器特别加固过。如果他们要转移……那东西,那里是极好的起重平台。而且,它下面直接连接着一条通往三号地下掩体的主通道,图纸上标注为‘红色动脉’。”
“收到。标记A-7区域,重点监控。”
“公爵”快速操作,将高空卫星的镜头焦距拉近,锁定了那片巨大的、顶棚有多处破洞的厂房。
同时,他调动了附近一个伪装成鸟粪的微型震动传感器,调整其灵敏度,试图捕捉地下可能存在的异常震动。
这是他们抵达这里的第四十八小时。
两天两夜的不眠不休,依靠能量棒和功能饮料维持精力,在寒冷与疲惫中,一点点地剥离着“铁砧”的重重伪装。
行动并非一帆风顺。
马卡洛夫的手下显然也配备了相当水平的反侦察设备,曾数次干扰他们的低空无人机信号,迫使“公爵”不得不频繁切换通讯频道和操控模式,如同在雷区中跳舞。
“发现新的地面传感器信号。”
“公爵”突然说道,眉头微蹙,“非我方布设,型号老旧,但覆盖范围很广……他们在用‘铁砧’原有的部分安防系统残骸?维克托,当年这里的内部监控中枢在哪里?”
维克托努力回忆,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划动,最终指向蓝图上一个位于核心区域边缘、标注着“安保调度室”的地下结构。
“这里……但大部分线路应该早就瘫痪了。”
“也许他们修复了一部分,或者……只是利用其物理线路布设了新的传感器。”“公爵”沉吟道,“这增加了我们渗透的难度。常规路径都被覆盖了。”
一直通过加密频道远程聆听的凌风,在指挥中心发出了指示:“‘公爵’,启用‘阴影蜂鸟’。”
“明白。启动‘阴影蜂鸟’协议。”
“公爵”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格外锐利。
他关闭了大部分主动侦察设备,只保留必要的数据接收通道,然后从身旁一个恒温保存箱里,取出了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形似蜂鸟的微型无人机。
这是“幽影”技术团队最新的成果,采用了部分从“商人”技术反制中逆向工程得来的灵感,雷达反射面积极小,飞行噪音低于环境背景,并且采用了特殊的非金属复合材料,能极大降低被传统传感器发现的概率。
“阴影蜂鸟”被轻轻放置在草地上,其仿生翅膀开始以极高的频率无声震动,带着它轻盈地升空,如同一个真正的夜行生物,悄无声息地朝着“铁砧”核心区域飞去。
“公爵”的全息眼镜上,开始同步接收“蜂鸟”传回的高清影像和多种光谱扫描数据。
画面稳定得惊人,细节纤毫毕现。它灵巧地避开巡逻队的视线,从一个厂房的破窗缝隙中钻入,沿着维克托指出的“红色动脉”通道上方小心翼翼地飞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