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共振潜行
“方舟”号舰桥,时间仿佛被无形的手拉扯着,每一秒都如同在灼热的刀尖上滚动。
修复团队在“渡鸦”的指导下,争分夺秒地对推进系统和隐匿模块进行着非常规的、基于“共振理论”的紧急校准。空气中弥漫着焊接的焦糊味和臭氧味。
凌风站在主控台前,目光死死锁定着被动声纳屏幕。
代表“矛头”舰队那支驱逐舰分队的信号光点,正以一种稳定的、不容置疑的速度,向着他们所在的这片声学阴影区边缘逼近。
预计接触时间,不足一百二十分钟。
“校准进度?”凌风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但紧握控制台边缘的手泄露了他内心的压力。
“百分之六十五。”
“渡鸦”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来,背景是各种仪器运行的嗡鸣和人员的快速交谈,“能量频率同步正在进行,但环境水文数据存在微小波动,需要持续调整才能达到理论上的完美共振。时间……很紧。”
百分之六十五。
凌风的心沉了下去。
理论上,至少需要百分之八十五的同步率,才有可能在水下制造出有效的临时隐匿场,瞒过“海王星”级那灵敏的“耳朵”。
“指挥官”
声纳官突然报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矛头’舰队开始投放主动声纳浮标!重复,主动声纳浮标已入水!”
屏幕上,数个新的、更加尖锐的声源信号出现在阴影区外围,如同撒入水中的侦测网,开始向外辐射规律的声波脉冲。这些浮标的探测范围虽然不及驱逐舰本身的舰壳声纳,但数量多,覆盖广,极大地压缩了“方舟”号的躲藏空间。
“他们等不及了,开始拉网了。”凌风眼神冰冷。
这意味着,对方已经高度怀疑他们就藏匿在这片区域。
压力骤增。
“校准进度百分之七十八!”
“渡鸦”再次汇报,语速更快,“环境波动加剧!共振稳定性在临界点徘徊!”
凌风能看到,代表校准进度的能量波形图在屏幕上剧烈地起伏着,如同在风暴中挣扎的扁舟。
距离要求的百分之八十五还差七个百分点,而敌人的网正在收紧。
“所有非必要系统功率降至最低!准备应对主动声纳冲击!”凌风下令。
这是最后的准备,如果隐匿失败,他们必须在被锁定的瞬间,爆发出全部动力,进行绝望的突围,尽管希望渺茫。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声纳浮标发射的脉冲信号越来越清晰,如同逐渐逼近的脚步声。
舰桥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在凌风、校准进度条和声纳屏幕之间来回移动。
汉森在医疗舱内,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外部的绝境。他昏迷中的身体再次紧绷,无意识地重复着那个词:“……阴影……共振……”
就在这时,观测员发出一声低呼:“看!外面!”
凌风猛地看向观测窗——只见在“方舟”号周围的海水中,不知何时,开始泛起了一圈圈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如同油膜般的彩色涟漪!
这些涟漪并非由舰体运动引起,而是仿佛从海水本身荡漾开来,以一种奇异的规律波动着,将探照灯光折射成迷离的光晕。
是共振起效了?!
但效果似乎……不太一样?
“校准进度百分之八十三!环境波动与我们的能量输出正在产生某种……未知的耦合效应!”
“渡鸦”的声音带着惊愕,“隐匿场正在形成,但它的能量特征……我从未见过!”
几乎在同一时间,第一个主动声纳浮标的脉冲波,如同无形的探针,射入了“方舟”号所在的区域!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预想中那会被声纳捕捉到的、清晰的舰体回波并未出现。
那脉冲波在接触到那片彩色涟漪区域时,仿佛泥牛入海,信号强度急剧衰减,变得模糊不清,返回的回波杂乱而微弱,几乎与环境背景噪音融为一体!
声纳官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他……他们好像没发现我们?!回波信号被严重干扰了!”
成功了?
以一种超出预想的方式成功了?
凌风没有放松,他紧盯着声纳屏幕。代表驱逐舰分队的光点依旧在靠近,但他们似乎对浮标传回的混乱数据产生了疑惑,速度略有减缓,并且开始调整队形,似乎在重新确认目标。
“他们没走!他们在犹豫!”
凌风立刻判断,“维持当前状态!不要有任何多余的能量波动!”
“方舟”号如同真正化作了深海的一部分,在那片自发形成的、诡异的彩色涟漪包裹下,静静悬浮。舰内,所有人都保持着绝对的静止,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是无比漫长的煎熬。“矛头”的驱逐舰在阴影区外围反复巡弋,更多的声纳浮标被投下,密集的声波如同梳子般一遍遍梳理着这片海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