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冉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最讨厌整理录音了,有你帮忙我可就轻松多了。”
吃完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路边的路灯一盏盏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走到岔路口时,夏冉跟他们告别:“我家到了,明天早上九点在公交站集合,一起去老书店,可别迟到哦!”
“知道啦,不会迟到的。”苏晚挥挥手,看着夏冉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转头对林澈说,“今天谢谢你……不仅帮我找好了采访的书店,还特意让我吃清淡的。”
林澈停下脚步,伸手帮她把被风吹乱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轻轻蹭过她的脸颊:“跟我还客气什么?你开心,我就开心。”晚风带着夏夜的凉意吹过,苏晚能清晰地闻到林澈身上淡淡的薄荷味,那是他常用的洗衣液的味道,每次闻到都让她觉得格外安心。
两人慢慢往家走,偶尔有晚归的行人从身边经过,自行车的铃铛声在安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走到苏晚家楼下时,林澈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牛皮纸信封,递给她:“这个给你,明天去书店之前再打开看,里面有我给你准备的东西,或许能帮你完成社会实践报告。”
苏晚接过信封,指尖能摸到里面有硬壳的东西,好奇地问:“是什么呀?现在不能看吗?”
“现在看就没有惊喜了,”林澈揉了揉她的头发,“听话,明天早上在公交站打开,我在那里等你。”
苏晚点点头,把信封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像揣着一件宝贝:“那我明天一定准时到,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我相信你,”林澈笑着说,“快上去吧,晚上风大,别着凉了。”
苏晚走上楼道,在二楼的窗户边停下,探头往下看——林澈还站在楼下,手里攥着书包带,看到她探头,就朝她挥了挥手。苏晚也挥了挥手,直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回家。
回到家后,苏晚把牛皮纸信封放在书桌上,反复看了好几遍,却还是忍住没打开。她拿出社会实践资料,开始整理采访提纲,想到明天能去老书店,还能知道信封里的秘密,就忍不住嘴角上扬。
第二天早上,苏晚特意起得很早,穿上一条浅蓝色的连衣裙,又扎了个低马尾,还在发尾别了一个小小的樱花发夹——那是林澈上次在文具店给她买的。她背上书包,手里紧紧攥着那个牛皮纸信封,快步下楼。
刚走到楼下,就看到林澈已经站在公交站旁,手里提着一个透明的早餐袋,里面装着两个三明治和两瓶热牛奶。他今天穿了一件浅灰色的短袖,搭配牛仔裤,看起来格外清爽。
“早啊,苏晚。”林澈笑着走上前,把早餐袋递给她,“刚在楼下的早餐店买的,金枪鱼三明治,你之前说喜欢吃,就多买了一个。”
苏晚接过早餐袋,心里暖暖的,赶紧拿出那个牛皮纸信封:“现在可以打开了吗?我昨晚好奇了一整晚。”
林澈点点头,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装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拾光书屋纪事”,翻开第一页,是用钢笔写的书店历史,还有几张黑白老照片,照片里的书店门口站着年轻的老板,手里捧着一摞书,笑容格外亲切。
“这是……”苏晚惊讶地看着笔记本,指尖轻轻抚摸着泛黄的纸页,“这些都是书店以前的故事吗?”
“嗯,”林澈坐在公交站的长椅上,帮苏晚打开牛奶,“这是书店老板年轻时写的,他说这本书记录了书店三十年的变迁,里面还有很多老顾客的留言和故事。我跟他借了这本书,咱们可以参考里面的内容,说不定能让你的社会实践报告更丰富。”
苏晚抬头看着林澈,眼眶微微发红:“你怎么连这个都想到了……我只是随口提了一句想写老书店,你却帮我联系采访对象,还借到了这么珍贵的资料。”
“因为我想让你开心,想让你把喜欢的事情做好。”林澈伸手擦了擦她眼角的泪珠,声音温柔得像夏夜的风,“快吃三明治吧,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别耽误了采访。”
苏晚点点头,咬了一口三明治,金枪鱼的香味混合着面包的柔软,味道格外好。她一边吃,一边翻看那本“拾光书屋纪事”,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温情,让她更加期待今天的采访。
公交车很快就到了,两人一起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窗外的风景慢慢向后倒退,从热闹的商业街到安静的老城区,路边的建筑渐渐变成了青砖灰瓦的老房子,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看起来格外有年代感。
四十分钟后,公交车到达了老城区的站点。两人按照地图的指引,走进一条狭窄的巷子,巷子两旁的老房子门口挂着红灯笼,偶尔有老人坐在门口摇着蒲扇聊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栀子花香。
“前面就是了!”林澈指着巷子尽头的一家小店,门口挂着一块木质招牌,上面刻着“拾光书屋”四个大字,招牌旁边挂着一串风铃,风吹过的时候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