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开电脑,搜索“鹅卵石绘画教程”,又拿出彩笔和颜料,准备给这些石头画画。先从那块云纹石开始,她用白色颜料在纹路周围轻轻晕染,画出更蓬松的云朵,再用浅蓝色在石头底部涂了一层,像天空的颜色;接着是那块红石,她用深红色画出枫叶的脉络,再用黄色在边缘点缀,像秋天的阳光;蓝纹石则被她画成了星空,用白色颜料点出星星,黑色颜料涂在背面,像夜晚的天空。
画到最后那块椭圆形白石时,苏晚犹豫了一下。她想起自己说过,这块石头像她和林澈的感情,简单、纯粹。于是,她用浅粉色在石头上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一个穿着蓝色衣服,一个穿着粉色衣服,旁边画了一颗小小的爱心,又在石头背面写了“2024.4 研学纪念”。
画完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苏晚把石头放在窗台上,让颜料慢慢晾干,然后拿出林澈的信,又读了一遍。信上的字迹工整又温柔,每一句话都像在耳边轻声诉说。她拿出笔,在信纸的空白处,又添了一句:“今天给鹅卵石画了画,最喜欢那块白石,等明天带给你看。”
第二天早上,苏晚特意早起,把晾干的鹅卵石小心翼翼地放进布包里,又带上林澈的笔记本和那封信,匆匆出门。走到小区门口时,远远就看到林澈站在公交站旁,手里拿着两个包子,看到她过来,赶紧递了一个:“刚买的肉包,还是热的,快吃吧。”
苏晚接过包子,咬了一口,肉汁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她从布包里拿出那块椭圆形白石,递给林澈:“昨天给石头画了画,这个是给你的。”
林澈接过石头,看到上面牵手的小人和爱心,还有背面的字,脸颊一下子红了。他轻轻摩挲着石头,抬头看向苏晚,眼里满是笑意:“我很喜欢,谢谢你。”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递给苏晚,“这个是我昨天晚上做的,用来装鹅卵石的,你看喜欢吗?”
木盒是浅棕色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里面铺着柔软的绒布,正好能放下所有的鹅卵石。苏晚接过木盒,心里满是惊喜:“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个也太好看了吧!”
“昨天晚上回去,找爸爸要了块木头,简单刻了一下,”林澈挠了挠头,“要是你觉得不好看,我再重新做一个。”
“好看!特别好看!”苏晚赶紧把鹅卵石放进木盒里,摆得整整齐齐,“我要把它放在书桌上,每天都能看到。”
两人并肩往学校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影子拉得长长的。苏晚想起信里的约定,忍不住问:“林澈,你说等到春天,咱们去看张爷爷说的槐花,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林澈点头,“张爷爷说,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有一片槐树林,再过半个月,槐花就开了,到时候咱们可以去摘槐花,还能做槐花糕。”
“那太好了!”苏晚眼睛亮了起来,“我还从来没见过槐花呢,只在书上看到过,说槐花是白色的,很香。”
“到时候我带你去,”林澈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不仅有槐花,夏天咱们还去海边看日出,秋天去捡枫叶,冬天去堆雪人,所有的约定,我都会兑现的。”
苏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轻轻点了点头。
到了教室,夏冉早就到了,看到他们进来,赶紧招手:“你们俩怎么才来?我都把纪念册的材料买好了,快过来看看!”
课桌上放着一本空白的相册,还有彩笔、贴纸、胶带,甚至还有一些干花。夏冉拿起相册,翻开第一页:“咱们把研学旅行的照片按时间顺序贴,第一页贴咱们在学校集合的照片,然后是搭帐篷、捡鹅卵石,最后贴山顶的合影和篝火晚会的照片,怎么样?”
“好啊!”苏晚拿出相机里的照片,开始挑选,“我觉得这张咱们三个在溪边的合影一定要贴在前面,当时夏冉举着相机,咱们都在笑,特别开心。”
林澈也拿出自己拍的照片,有一张是苏晚蹲在溪水里捡石头的背影,阳光洒在她的头发上,像镀了一层金边;还有一张是夏冉在生态馆里,对着鸟类标本认真拍照的样子。“这些照片也很好,”他指着照片说,“可以贴在旁边,再写上当时的心情,以后看的时候,就能想起更多细节。”
三人一起动手,开始贴照片、写文字。苏晚负责写文字,在每张照片旁边,写下当时的时间和心情;夏冉负责贴贴纸和干花,在照片周围装饰;林澈则负责排版,把照片和文字摆放得整整齐齐。教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三人偶尔的小声讨论。
“你看这里,”林澈指着苏晚写的文字,“‘2024.4.10 溪边捡鹅卵石,林澈给我找了一块像云朵的石头,很喜欢’,这里可以画一个小小的云朵,更有意思。”
苏晚点点头,拿起彩笔,在文字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云朵,又在旁边添了一颗星星。夏冉看到了,笑着说:“你们俩也太有默契了吧!我觉得这本纪念册,以后肯定会成为咱们最珍贵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