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再去记忆馆时,孙爷爷正擦老物件,旧收音机、搪瓷缸、黑白电视机一尘不染:“这收音机修好了,游客能跟着学修,还能听老广播。我还找了些老照片,贴墙上让大家看看梧桐巷以前的样子。”墙上,几十年前的戏台、槐树下的孩童、年轻时的吴叔,每一张都藏着老巷的过往。
傍晚回书坊,林澈正统计预订意向:“有游客想带父母来体验老巷生活,还有人对修收音机感兴趣。”苏晚看着屏幕上的留言:“预售上线后得及时回复咨询,保证大家顺利预订。”
晚上,老人们聚在忆槐亭,王爷爷拉二胡,张奶奶教剪纸,孙爷爷讲老故事。苏晚、夏冉、林澈坐在旁边,聊下周的直播彩排、预售上线,还有下个月王爷爷的天津表演和新文创上市。月光洒在青石板路,红灯笼像暖星,琴声、剪纸声、故事声交织成巷里的夜曲。苏晚抬头看月亮,心里满是盼头——下个月,第一批游客会来,王爷爷的琴声会飘到天津,帆布包会走进更多人生活,梧桐巷的名字会被更多人记住。
第二天一早,苏晚备直播素材,夏冉剪宣传视频,林澈完善预售页面。王爷爷在忆槐亭练二胡,张奶奶剪新剪纸。上午,赵经理从南京打来电话:“帆布包样品送到了,店员都喜欢,还准备在店门口摆梧桐巷模型,有书坊、忆槐亭、戏台。王爷爷去天津表演,我们也派团队支持。”“太感谢了!预售上线后,还得麻烦您在南京文创店宣传。”“没问题,公众号推文章、贴预售链接,保证更多人看到。”
中午,苏晚和夏冉去老面馆,吴叔端来两碗荠菜馄饨:“多加了荠菜,你们尝尝。”苏晚舀起一个,清香和鲜味在嘴里散开:“游客肯定喜欢您做的馄饨。”吴叔笑:“咱们巷里能有这机会不容易,得好好把握,让更多人知道巷里的好。”
下午去老戏台,“和声鸣盛”匾额锃亮,楹联新描了墨,红幕布绣着金色槐花。刘奶奶提着戏服进来,拿出水绿色的,上面绣着兰花:“把戏服准备好了,还练了几段昆曲,找了巷里姐妹一起表演。”说着走上戏台,转动身子,戏服像柳叶飘动,清了清嗓子,婉转的昆曲声就漫开。夏冉赶紧录下来:“剪进宣传视频,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巷里有厉害的昆曲艺人。”
夕阳把青石板路染成金色时,两人回书坊。林澈说:“天津文创店老板想让王爷爷多表演一场,观众反响热烈。”苏晚刚点头,王爷爷就笑着进来:“我跟老板说好了!还写了段新曲《槐巷春声》,想在天津首演,让大家听听梧桐巷春天的声音。”说着拿起二胡,旋律开头像春雨打槐叶,中间是槐花绽放的欢快,结尾是夕阳落亭的宁静。苏晚、夏冉、林澈静静听着,曲子里满是王爷爷对巷里的爱,还有大家对未来的盼。
晚上,忆槐亭依旧热闹,王爷爷拉《槐巷春声》,张奶奶教剪槐花,孙爷爷讲天津的故事。苏晚他们则敲定直播细节:谁拍摄、谁讲解、谁互动,每个环节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很快到了周二,陈姐带团队来彩排。九点,所有人聚在书坊,陈姐分配任务:“夏冉拍摄,苏晚讲解,王爷爷、张奶奶展二胡剪纸,孙爷爷介绍老物件,吴叔、刘奶奶在面馆和戏台等。”
彩排开始,苏晚站在书坊门口:“欢迎来到梧桐巷,这里有百年历史,有书坊、忆槐亭、戏台、记忆馆,还有热情的老人,今天带大家提前感受‘文化之旅’。”夏冉跟着拍摄,镜头扫过文创、旧书、剪纸,王爷爷在里屋拉着《茉莉花》。
走到忆槐亭,张奶奶对着镜头教剪槐花:“对折彩纸,剪出形状,很快就能做好。”夏冉把镜头凑近,苏晚补充:“张奶奶的剪纸传了三代,跟着她学,能剪出自己的梧桐巷记忆。”
到了戏台,刘奶奶穿着戏服行礼,唱起《牡丹亭》选段,婉转唱腔绕着戏台。苏晚介绍:“刘奶奶以前是昆曲团演员,‘文化之旅’里能看到完整表演。”
去老面馆时,吴叔端着热馄饨:“这荠菜是我自己种的,‘文化之旅’里大家一定要尝尝。”苏晚举着碗:“除了馄饨,还有酱鸭、桂花糖芋苗,都是地道家常菜。”
最后到记忆馆,孙爷爷指着老物件:“这里有旧收音机、黑白电视机,‘文化之旅’里能跟着我学修收音机,听老物件的故事。”苏晚拿起收音机:“这些都是梧桐巷的珍贵记忆,能触摸到老巷的历史和温度。”
彩排到中午,大家满头汗却笑着。陈姐看回放:“太成功了!下周三直播肯定能吸引很多预订。”吴叔做了一大桌菜招待他们,陈姐看着巷里的景象感叹:“梧桐巷有美景、有故事、有人情,‘文化之旅’肯定能成热门线路。”
下午陈姐团队回杭州,苏晚他们继续准备。巷里也热闹起来,巷口挂起预售横幅,书坊窗户贴满剪纸,戏台门口摆着刘奶奶的昆曲海报,满是期待的味道。
周三终于到了,九点,所有人聚在书坊。夏冉举着手机,陈姐在杭州视频连线。十点一到,预售页面上线,苏晚对着镜头:“欢迎来到‘梧桐巷文化之旅’预售直播,‘一日闲游’和‘三日深度体验’已开启预订,前一百名送‘梧桐巷十二时辰’明信片。”
预订量很快涨起来,夏冉把镜头转向王爷爷,《槐巷春声》的旋律让观众纷纷点赞;张奶奶现场教剪槐花,评论区满是“太喜欢了”“一定要去”;孙爷爷讲老物件故事,让大家更懂梧桐巷的过往。直播过半,预订量破三百,陈姐在连线里兴奋:“咱们的‘文化之旅’火了!”
直播结束时,预订量到了五百多,前一百名游客也拿到了明信片。大家坐在书坊里,王爷爷拉着《茉莉花》,张奶奶把大槐花剪纸贴在门上,夏冉和林澈讨论着后续安排。夕阳洒进来,暖烘烘的,苏晚看着窗外——孩子们追闹,老人们聊天,槐花香混着饭菜香。她知道,梧桐巷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关于春日与远方的约定,正一步步实现,他们会一直守着这条老巷,把记忆、温暖和梦想,传给更多远方的人。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时光织就的网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