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的一天,上海文创公司的“樱韵系列”文创样品送到了梧桐巷。样品里有樱花丝巾、樱花书签、樱花香囊等,每一件都融入了梧桐巷的樱花和上海老洋房的元素。樱花丝巾的底色是浅粉色,上面绣着粉白的樱花树和红墙黛瓦的老洋房,边缘用银线绣着细小的雨珠,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樱花书签则是用梧桐巷的老槐树制成,上面刻着张奶奶剪的樱花图案,还系着粉色的流苏;樱花香囊用的是棉麻布料,里面装着晒干的樱花和薰衣草,闻着有淡淡的清香。
“这些文创太好看了!”夏冉拿起一条樱花丝巾,围在脖子上试了试,“浅粉色的底色特别显白,上面的樱花和老洋房绣得也精致,肯定能卖得好。”张奶奶也拿起一个樱花香囊,晃了晃,笑着说:“这香囊的布料很舒服,里面的樱花香味也浓,挂在包里肯定很好闻。”苏晚看着样品,满意地说:“文创公司这次做得很用心,咱们尽快安排生产,争取在樱花季结束前上架,让更多人能买到咱们的‘樱韵系列’文创。”
与此同时,上海甜品店的老板也如约来到梧桐巷。老板姓陈,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穿着精致的套装,一进巷就被满树的樱花吸引:“早就听说梧桐巷的樱花美,没想到这么好看!比上海复兴公园的樱花多了几分江南的韵味。”
夏冉领着陈老板去了吴叔的院子,吴叔早已准备好各种点心样品,有樱花酥、桂花糕、槐花糕,还有刚酿好的樱花酒。陈老板尝了一口樱花酥,眼睛一亮:“这樱花酥外酥里嫩,樱花的香味很浓,一点都不腻,太好吃了!我想跟您合作,把您的点心放在我的甜品店里卖,您看怎么样?”
吴叔高兴地说:“当然好!我保证每天给您送新鲜的点心,包装也会按照您的要求来做。”陈老板点头:“那我们明天就签合同,我先订五十份樱花酥和三十份桂花糕,下周开始供货。”
送走陈老板后,吴叔激动地跟苏晚说:“没想到真的能跟上海的甜品店合作!以后咱们的点心就能走进上海的甜品店,让更多上海人吃到梧桐巷的味道了!”苏晚笑着说:“这都是您用心做点心的结果,您的点心有梧桐巷的味道,自然能吸引更多人。”
四月初,孙爷爷如期去上海参加非遗交流会。苏晚、夏冉、张奶奶和吴叔一起陪他去,还带了“樱韵系列”文创的样品和吴叔的点心,想在交流会上展示。交流会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手艺人都齐聚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技艺和作品。
孙爷爷的展位前很快就围满了人,他现场绣着“樱巷映洋房”的刺绣,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间,粉白的樱花和红墙黛瓦的老洋房渐渐成形。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问他刺绣的技巧和背后的故事。孙爷爷耐心地解答,还拿出老伴当年的刺绣手帕给大家看:“这门手艺是我老伴教我的,她从上海带来的不仅是手艺,还有对家乡的思念。我把梧桐巷的风景和上海的老洋房绣在一起,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南北文化可以融合得这么好。”
张奶奶则在展位旁边教游客剪樱花剪纸,孩子们围在她身边,拿着彩纸和剪刀,跟着她一起剪,不一会儿就剪出一朵朵小小的樱花,高兴地举着给家人看。吴叔则在展位的一角摆上点心样品,给游客们免费品尝,不少游客尝过之后,都表示要购买,还有几家上海的超市和餐厅想跟他合作。
夏冉和苏晚则忙着给游客分发“樱韵系列”文创的宣传册,介绍梧桐巷的双城游项目。“咱们每月都有双城游,大家可以报名去梧桐巷,体验剪纸、刺绣,还能住民宿、吃农家菜,感受江南老巷的慢生活。”苏晚笑着跟游客说,不少游客都拿出手机,扫码关注了梧桐巷的公众号,说要报名参加下个月的双城游。
交流会的最后一天,孙爷爷被评为“全国非遗文化传承先进个人”,还获得了一笔奖金。孙爷爷拿着证书和奖金,激动地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梧桐巷所有人的,也是上海和梧桐巷缘分的见证。我会用这笔奖金,在梧桐巷办一个刺绣培训班,教更多年轻人刺绣,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离开上海的时候,孙爷爷、张奶奶、吴叔和夏冉都收获满满。孙爷爷带回了荣誉和合作意向,张奶奶带回了上海手艺人送的剪纸工具,吴叔带回了好几家超市和餐厅的订单,夏冉则带回了不少游客的反馈,还跟上海的一家旅行社达成了合作,计划推出“非遗深度游”专线,让游客能更深入地体验梧桐巷的文化。
回到梧桐巷时,巷里的樱花已经谢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巷的绿荫。苏晚和夏冉忙着整理交流会的资料,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孙爷爷则开始筹备刺绣培训班,在忆槐亭旁边收拾出一间小屋子,准备作为培训教室;张奶奶则忙着教巷里的孩子们剪新的剪纸,准备下个月去上海参加剪纸比赛;吴叔则忙着给上海的超市和餐厅供货,每天都要送好几车点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