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市集开幕只剩三天,小院里的备货节奏却突然被一场小雨打乱。清晨的雨丝裹着海风斜飘进院,郑师傅徒弟刚调好的几罐淡蓝色漆料,瞬间蒙上了一层细水珠。“糟了!生漆遇水会起皱,这批漆料怕是用不了了。”他急得直跺脚,面前瓷盘里的漆料已经开始凝结成小块。
苏晚刚把打包好的书签放进竹编礼盒,听见动静赶紧跑过来。她蹲下身摸了摸漆料表面,又抬头看了看天:“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咱们先把漆料挪进走廊,再想想办法。”李师傅也放下竹丝走过来:“我记得老手艺里有‘阴干调漆’的法子,要不试试把漆料放在通风的储物间,用炭盆吸潮气?”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吴叔搬来几个炭盆放在储物间角落,郑师傅徒弟小心翼翼地把漆料罐摆到木架上,还在旁边放了支湿度计;林晓则打开元宇宙展区的“匠人日记”板块,实时更新调漆遇到的问题:“让线上用户也看看非遗手艺的不容易,说不定有人能出主意。”没想到刚更新半小时,就有一条留言弹出:“我爷爷是老漆匠,遇潮可以加少量熟桐油,既能防潮又能让漆色更亮。”
苏晚赶紧让郑师傅徒弟试试,按比例加入熟桐油后,原本凝结的漆料果然慢慢化开,淡蓝色里的细闪更明显了。“太管用了!”郑师傅徒弟激动地刷了点漆在竹片上,“干得也快,不影响明天给灯笼上漆。”林晓立刻在留言区回复感谢,还特意给这位用户发了“线上体验课优先预约权”。
刚解决完漆料的问题,周师傅又发来视频,语气里带着点焦急:“皮影灯笼的挂绳断了几根,我这边找不到之前那种浅蓝色绳,市集前肯定赶不及重做。”苏晚看了看旁边堆着的竹丝,突然有了主意:“李师傅,咱们能不能用竹丝编挂绳?既符合手作特色,又和灯笼骨架呼应。”
李师傅拿起几根竹丝试了试,手指翻飞间编出一条细巧的竹绳:“没问题!这种编法结实,还能在绳尾编个小流苏。”他立刻带着徒弟编挂绳,竹丝在指尖绕成螺旋纹,不到一小时就编出二十多根。苏晚拍了照片发给周师傅:“你看竹丝挂绳行不行?我们多编点寄过去,刚好赶上你装箱。”周师傅对着屏幕点头:“比棉绳还好看!我这就把皮影灯笼重新组装。”
下午雨停时,陈师傅也带着蜀绣香囊赶到了。她一进小院就举着个绣着海鸥的香囊:“我特意绣了你们洞头的海鸟,和贝雕灯笼配一套。”众人围过来看,香囊的竹编底托上,蜀绣海鸥的翅膀缀着细银线,晃一晃就闪着微光。“正好!”苏晚拉着陈师傅走到长桌前,“咱们把香囊和迷你灯笼搭成礼盒,线上线下一起卖。”
林晓立刻在元宇宙展区更新“组合礼盒”页面,还加了陈师傅的蜀绣制作视频。刚上线,就有用户留言预订:“一套里有灯笼、香囊、书签,太值了!”苏晚看着不断跳动的预订数,转身对众人说:“咱们今晚加个班,多赶几套组合礼盒,市集开幕肯定不够卖。”
夜幕降临时,小院里的灯比往常亮得更晚。李师傅和徒弟编着竹绳,陈师傅坐在屋檐下绣香囊,郑师傅徒弟给灯笼上漆,孙爷爷和张奶奶则在给组合礼盒贴剪纸装饰。吴叔也没闲着,他烤了几炉小月饼,每个礼盒里都放了两块,还特意用竹编小盒装着。
苏晚坐在电脑前,和林晓一起核对市集流程:“明天上午九点,李师傅、陈师傅他们在活态展示区表演;十点开始线上直播,我负责解说;吴叔的DIY摊位十点半开放……”林晓突然指着屏幕笑了:“你看元宇宙展区,已经有上千人预约明天的线上直播了!”
苏晚抬头看向小院里忙碌的身影,手里的笔在流程表上轻轻划了个勾。虽然临展前遇到了不少小插曲,但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的样子,比顺利备货更让人踏实。她拿起一个刚装好的组合礼盒,灯笼的镙钿色贝壳在灯光下闪着光,蜀绣香囊的银线也跟着发亮——这些带着手温的物件,明天就要走到更多人面前,而这,正是他们所有人期待的远方。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时光织就的网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