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钱没有给够呗!”方梁的声音带着几分玩笑,“要是钱给够了,她肯定呲个大牙笑,哪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放心,一个月六百足够了,她就是小孩子家家不懂事,不知道挣钱难。等她以后自己挣钱了,就知道咱们的不容易了。”俞春花的声音渐渐模糊,被风吹散在空气里。
方英提着沉重的行李站在楼道里,脑海里一直回响着爸爸说的“薅羊毛”那三个字。她知道爸爸是在开玩笑,可心里还是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特别难受。她不是想薅爸爸的羊毛,也不是把爸爸当提款机,她只是想有足够的钱在学校吃饱饭,不用每天都计算着怎么省钱,不用看着同学买面包时只能默默走开,不用因为买不起资料书而借同学的抄。
楼道里的光线很暗,墙壁上贴着各种小广告,被人撕得乱七八糟,露出里面泛黄的墙皮。方英深吸一口气,把编织袋的带子往胳膊上缠了缠,慢慢走下楼。楼下的自行车棚里停着几辆破旧的自行车,车座上落满了灰尘,车把上挂着的塑料袋被风吹得哗哗响。她抬头看了看天,天空是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就像她此刻的心情。
走到小区门口的公交站时,方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额前的碎发粘在脸上。她把编织袋放在地上,揉了揉发酸的胳膊,目光望向公交车来的方向。站台上已经有几个人在等车了,都是跟她一样背着书包、提着行李的学生,大家都裹紧了衣服,脸上带着疲惫的神色。寒风吹过来,方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赶紧把脖子缩了缩,把双手插进袖子里。
没过多久,去学校方向的公交车就来了。车身是深蓝色的,车身上还留着几道划痕,看起来有些旧了。司机师傅看到她提着大袋子,特意把车停得离站台近了些,还笑着说:“小姑娘,慢点,别摔着。”方英感激地笑了笑,用尽全身力气把两个编织袋拖上车,刚站稳,公交车就缓缓开动了。
她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把行李放在脚边,生怕挡住过道。公交车穿过热闹的街道,路边的小卖部、菜市场、早点摊渐渐往后退,熟悉的景象一点点消失在视线里。方英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又浮现出爸妈的样子:妈妈在井边洗衣的身影,爸爸满是老茧的手,还有他们饭桌上的叮嘱。
她知道爸妈是爱她的,只是他们不知道学校的物价已经不是几年前的样子了,不知道一碗热汤也要三块钱,不知道资料书要几十块一本。
公交车在校门口停下时,方英攥紧了书包带,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校门口的空地上,几位穿着迷彩服的教官正拿着金属探测仪,逐一对返校学生进行检查,眼神锐利得像在筛查什么重要物件。她深吸一口气,弯腰提起脚边两个鼓囊囊的编织袋,袋子把手勒得掌心发疼,她却不敢放慢脚步,只能咬着牙一步步走向检查点。
“同学,过来这边。”一位高个子教官朝她招手,语气严肃。方英点点头,将编织袋放在地上,看着探测仪在自己身上缓缓扫过,仪器没有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接着,教官蹲下身,拉开编织袋的拉链,手指轻轻翻了翻里面叠得整齐的衣服,又打开她的书包,仔细检查了课本、练习册和笔袋,确认没有手机、零食等违禁品后,才直起身说:“可以了,进去吧。”
方英松了口气,重新提起编织袋,朝着宿舍楼走去。五楼的宿舍号她记了无数遍,可此刻爬楼梯却觉得格外费力,胳膊被袋子勒出了红痕,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好不容易走到宿舍门口,她刚要抬手推门,门却从里面“吱呀”一声开了。
“好巧啊方英,你也来这么早!”林晓的声音带着笑意,她手里拿着一个红彤彤的苹果,递到方英面前,“刚我妈塞给我的,可甜了,你吃一个?”
方英连忙摇头,把编织袋放在地上,揉了揉发酸的胳膊:“谢谢,不用了,我不饿。”
“你一个人提这么多东西,肯定累坏了吧?”林晓侧身让她进来,方英这才看清宿舍里的景象——桌子上、床铺上堆满了东西,几箱纯牛奶码得整整齐齐,旁边散落着袋装饼干、包装精美的面包,还有一塑料袋新鲜的橘子和苹果,几乎占了半个桌子,满眼都是她平时很少见的零食。
“这些都是我爸妈帮我送上来的。”林晓拿起一盒牛奶,晃了晃说,“他们总说食堂的饭菜不好吃,怕我饿着,就买了一堆零食让我垫肚子。”
方英惊讶地睁大眼睛:“门口的教官不是不让家长进吗?我刚才进来的时候,还看见教官拦着一位想送孩子的阿姨呢。”
“一开始确实不让进,”林晓笑着说,“我爸妈跟教官磨了好一会儿,说担心我拎不动东西,又怕我不会收拾行李,好说歹说,教官才松口让他们进来的。”
方英低下头,小声说:“你爸妈对你真好。”她想起自己每次返校,都是独自提着行李走进校园,爸妈从没来送过她,不是不爱,是总说“忙着上班,没时间”。再看看林晓身边满满的零食,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阵羡慕的酸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