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的气味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方英牢牢包裹。她陷在一片混沌的黑暗里,意识漂浮不定,既没有清醒时的焦灼,也没有沉睡该有的安宁,唯有零碎的记忆片段,如同老电影的慢镜头,在脑海中反复回放。
那都是关于舒文相的。是夏日傍晚的并肩而行。蛋糕店打烊时天已经擦黑,舒文相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手里拿着一把蒲扇,笑着说:“我猜你这时候该下班了,送你回家。”两人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着,路边的老槐树投下斑驳的树影,蝉鸣声此起彼伏。他给她讲在学校里的趣事,讲他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她则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嘴角始终带着笑意。走到家门口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递给她:“今天路过水果店,看到这个挺新鲜的。”打开手帕,是几颗饱满的荔枝,红得发亮。她推辞着不要,他却坚持:“尝尝嘛,很甜的。”她咬下一颗,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甜意顺着喉咙一直漫到心底。
消毒水的气味钻透鼻腔,像细密的针,刺得意识发疼,却又拉着方英沉在一片绵软的混沌里。她睁不开眼,也动不了身,唯有记忆不受控制地倒流,铺展开高中时的旧时光,一帧帧,都映着舒文相的影子。
那时舒文相是年级里的风云人物,长得好看,篮球打得好,身边总围着一群朋友,男生女生都有。关于他的传闻不少,大多是“换女朋友跟换衣服一样快”“对谁都温柔,其实谁都不放在心上”,标签直白又刺眼——花花公子。方英对此嗤之以鼻,她的世界里,成绩是唯一的通行证,那些风花雪月的传闻,不过是浪费时间的无聊谈资。
第一次正面接触,是在教学楼的走廊。方英抱着一摞作业本,急匆匆地往办公室赶,转角处突然撞进一个温热的怀抱。作业本散落一地,她抬头,撞进舒文相带笑的眼睛里。他穿着干净的白T恤,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微乱,手里还拿着一瓶刚拧开的汽水。“对不起,对不起,”他连忙弯腰帮她捡本子,指尖碰到她的手背,带着汽水的凉意,“你没事吧?跑这么快。”
方英没说话,只是飞快地抽回手,蹲下身捡本子,脸颊却莫名发烫。周围有同学起哄,笑着喊“舒文相又在撩学妹”,她心里的反感更甚,捡完本子起身就走,连一句“没关系”都没说。舒文相愣在原地,看着她仓促的背影,手里的汽水晃出了细密的气泡。
从那以后,方英总是刻意避开舒文相。放学绕远路,食堂选他不在的窗口,就连体育课自由活动,也躲在树荫下刷题,不愿与他有半分交集。在她眼里,舒文相就像一颗耀眼却危险的星,靠近了只会耽误学习,徒增烦恼。
改变发生在高二那年的夏天。舒文相家搬了家,恰好住在方英家隔壁。
那天方英放学回家,看到搬家公司的车停在楼下,几个工人正搬着家具往楼上运。她低着头想绕过去,却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方英?这么巧。”她抬头,看到舒文相站在楼道口,手里拿着一个纸箱,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原来你住这儿,以后我们就是邻居啦。”
方英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想躲开,却被母亲从屋里叫住:“方英,回来啦?快帮邻居小伙子搭把手。”她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帮舒文相把纸箱搬到楼上。一路上,舒文相絮絮叨叨地说着话,问她的班级,问她的成绩,问她喜欢吃什么,方英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心里满是抗拒。
可命运偏要把两人绑在一起。成为邻居后,交集变得无法避免。
每天早上,方英总能在楼道里碰到舒文相。他总是起得很早,有时在楼下跑步,有时在楼道里背单词,看到她就笑着打招呼:“早啊,方英,一起上学?”方英起初总是拒绝,后来实在拗不过,便只能默许他跟在身后。路上,舒文相会给她讲昨晚看的球赛,讲班里的趣事,那些她从未关注过的话题,从他嘴里说出来,竟也不那么无聊。
方英的原生家庭,是她心里无法言说的痛。父亲性格暴躁,母亲强势刻薄,两人永远在争吵,从柴米油盐到家长里短,最后总能扯到方英的成绩上。“你看看你这次月考,又退步了两名,以后怎么考大学?”“隔壁家的孩子考了年级前十,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那些话像鞭子一样,抽得方英喘不过气。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成绩上,只有考出好成绩,才能换来父母片刻的安宁,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可越是这样,她的压力就越大,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觉得生活压抑得让人窒息。
这些心事,她从未对任何人说过,却被细心的舒文相看在了眼里。
有一次,方英因为考试失利,被父亲狠狠骂了一顿。她躲在楼梯间里,抱着膝盖无声地流泪,直到一双白色的运动鞋停在她面前。她抬头,看到舒文相手里拿着一根棒棒糖,蹲在她面前,眼神温柔:“别哭啦,考砸了没关系,下次再努力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