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等待奥陌陌可能的回答,仿佛只是要厘清自己的思路。他的视线重新聚焦在那充满神秘色彩的星空导航图上,光影流转,勾勒出硫阳道州奇诡的星象。他缓缓启口,继续用一种近乎自语的、如同远古咒语般的低喃说道:
“上古奇书《山海经》……东西两万八千里,南北两万六千里……玄阳被描述为‘三足金乌’,其中记载的山脉走向、河流分布、奇兽异草……与现代通过科学手段测绘出的地星地貌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现代精确测量出的地星直径数据,《山海经》时代竟能近乎吻合?而地星本身,也确实呈现东西略长、南北稍短的椭球形态……”
林安的语调变得更加深沉,充满了探究:“再看如今的现代地星,华夏神州C国科技腾飞……航天空间站名为‘天宫’,探月工程中,探测器是‘嫦娥’,月球车唤作‘玉兔’,负责地月通信的中继星名‘鹊桥’。火星探测器是‘萤火’,火星车名为‘祝融’。为亿万船只和车辆等通行工具指明方向的卫星导航系统冠以‘北斗’之名……与北斗系统互为补充的低轨卫星星座,则命名为‘鸿雁’,真正实现全球通讯,完美诠释了古时‘鸿雁传书’的意境!”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撼:“还有,‘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曰‘悟空’。探日工程,‘羲和’探日,‘夸父’逐日!深空探测系列,直接冠以‘天问’之名,探寻行星起源、宇宙之谜!”
林安猛地抬起头,眼中仿佛有星河倒转:“这一切的一切……是将古老的传说,用现代科技的语言重新表达!是文明的轮回?是无意识的巧合?还是——某种……刻印在族群血脉深处的、对根源的呼唤与践行?《山海经》……”他的目光锐利地投向奥陌陌,“连你这个来自天琴座的‘地星宇宙观察者’,都对其根源讳莫如深,查无可查……这本书,究竟是哪位未知存在的‘杰作’?它本身……是否就是一个跨越了难以想象时空维度的巨大‘信息载体’?一个指向某个终极秘密的……罗盘?”
尽管林安的声音很轻,近乎自言自语,但对于身为顶尖智体的奥陌陌而言,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它蹲在林安肩头,光滑的金属身躯反射着控制中枢的光芒,两只小眼睛闪烁着复杂的运算光芒。
“你的分析……”奥陌陌缓缓开口,带着一丝罕见的认同和更深的迷惑,“逻辑链条十分严密,证据链几乎无懈可击。我也曾无数次尝试检索‘观察者日志’数据库,穷尽我资料库中所有关于地星上古文献的记录……结果却是——空白!关于《山海经》的根脚,没有任何可追溯的底层记录!仿佛它本身就是‘存在’法则的一部分,无需起源……”
奥陌陌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根据我旁敲侧击搜罗到的一些……散落在时空缝隙中的碎片信息推测,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有远高于‘观察者协议’层级的未知神只或存在,刻意遮蔽、隐藏了它的信息,使其成为绝对的‘禁密’。其二……”它的语气带上一丝审视现世的味道,“也可能是它承载的‘信息’过于庞大或特殊,其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常规记录的‘信息态生命’。”
小智体的光芒微微闪烁,带着一种观察者的冷静与数据化的叙述:“不过这茫茫宇宙之秘或者说宇宙能量对应着人体载具的各个部分,或可以从人体逆向探秘去破解这星辰大海的密码,别忘记光子生命塑造宇宙的目标和盘古计划的目的,这部分的信息面上你已经知晓或者有所猜测,那你不妨就按照这个猜测去探知吧。
关于基因技术复苏,我这里也记录现代地星的一些生命工程的技术信息……地星R国那个诺贝尔奖得主山中的研究,2012年凭借iPSC技术,即诱导多能干细胞摘下桂冠,四个转录因子(Oct3/4, Sox2, c-Myc, Klf4)如同四把钥匙,成功将成年小鼠的皮肤纤维细胞‘逆流回溯’,重编程为几乎等同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这意味着理论上,它可以分化成体内任何组织细胞……器官再生,仿佛触手可及。”
奥陌陌的声音带上一种对人类技术演进的理性分析:“以此为起点,2013年启动的再生医学加速计划,2017年推动的临床级细胞库建设……到如今,第六代‘生化机械战甲智体生命’虽显粗糙,却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利用该技术培育患者自身来源的、与机体相容的生物器官,再将其与高强度钛合金及硅基复合材料构成的‘机械骨骼-神经网络’整合一体。
实现了低级层面的……碳基组织与硅/金属基质的‘共生’融合。这条技术路线……”奥陌陌的小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此项技术虽然还是上古造人的简陋粗化版,其底层原理和框架,与上古神族操纵生命形态、重塑血肉的某些‘基因炼成’禁术,在概念上有着惊人的趋同!我猜测R国的天光大神徐福……他手上必定掌握着一些来自远古遗落的残缺秘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