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顾言便在这地下洞窟中安心住了下来。
阿穆很快送来了记载着“碧血解毒丹”丹方和“蕴神菇”培育法的陈旧皮卷,以及一批炼制解毒丹所需的辅助药材。那皮卷显然年代久远,上面的字迹和图案都有些模糊,但记录的内容却颇为精妙,尤其是碧血解毒丹的炼制手法,与主流丹道略有不同,更注重几种解毒药材之间药性的微妙平衡与激发,让顾言看得津津有味,对古药宗传承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
他并未立刻开炉炼丹,而是先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反复揣摩丹方,推演每一个步骤,模拟药性融合时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得益于《百草丹经》下册打下的雄厚基础,他很快便把握住了此丹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黑苗部派出去探查“碧血妖蟾”巢穴的猎手也传回了消息,确认了巢穴位置以及妖蟾的活动规律。那妖蟾是二阶中期妖兽,相当于筑基四五层的修士,毒性猛烈,且通常群居,获取其蟾酥确实危险不小。
出发的日子定在两日后。在此之前,顾言决定先尝试炼制一炉碧血解毒丹,熟悉手感,毕竟主药虽缺,但辅药的搭配和火候控制同样重要。
他向麻青长老提出借用丹室的请求。麻青长老爽快地答应了,并亲自带他来到了洞窟深处一间开辟在地火脉络上的石室。石室中央,一尊半人高的暗红色丹炉坐落在引出的地火口上,炉身刻着简单的火焰纹路,虽远不如黑风洞那尊丹炉神异,却也品质尚可,足够炼制二阶丹药。
得知顾言要开炉炼丹,不少黑苗部的族人都好奇地聚集在丹室外围观,包括阿穆和几位年纪稍长的药师。他们似乎对炼丹极感兴趣,又带着几分审视,想看看这个被长老看重的年轻外乡人究竟有几分本事。
顾言屏息凝神,对周围的视线恍若未觉。他先是仔细检查了丹炉和地火,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手法娴熟地开始预热丹炉,剔除杂质。
一样样辅药被他有条不紊地投入炉中,或煅烧,或萃取,或融合。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对火候的掌控更是精妙到了毫巅,时而文火慢煨,时而武火急催,地火在他手中如同温顺的宠物,随心所欲。
围观的黑苗族人从最初的好奇,渐渐变成了惊讶,尤其是那几位年长的药师,眼中更是异彩连连。他们从未见过如此举重若轻、精准无比的炼丹手法,仿佛不是在完成一项艰难的工作,而是在进行一种艺术创作。
麻青长老拄着藤杖,站在不远处,浑浊的眼中精光闪烁,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当所有辅药完美融合成药基,散发出阵阵清香时,顾言手法一变,取出一小瓶替代用的普通蟾酥(药效远不如碧血蟾酥,但用于模拟练习足够),以特殊手法打入药基之中!
嗤——
炉内药液瞬间沸腾,颜色变幻,一股辛辣与清香混合的气息弥漫开来!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蟾酥毒性猛烈,需以特定手法激发其解毒特性,并与其他药性完美融合,稍有不慎,便会炸炉或者炼成毒丹!
顾言全神贯注,神识高度集中,双手掐诀如飞,不断打出控火法印,调控着炉内每一分药力的变化。
时间一点点过去,丹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丹炉。
终于,当炉内气息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顾言猛地低喝一声,双手猛地一合!
“凝!”
丹炉轻震,炉盖缝隙中骤然透出数道碧绿色的光华,一股沁人心脾、让人精神一振的丹香瞬间充满了整个丹室!
成了!
顾言缓缓收功,打开炉盖。
只见炉底躺着五枚龙眼大小、通体碧绿、表面有着三道天然云纹的丹药,正散发着莹莹宝光和浓郁药香。
“一炉五丹!皆是上品!”一位老药师忍不住失声惊呼,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他们族中炼制此丹,能成丹三枚已属不易,且多是中下品,何曾见过一出炉便是五枚上品的!
围观的黑苗族人顿时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叹和议论声,看向顾言的目光彻底变了,从之前的审视、好奇,变成了由衷的敬佩和惊叹。
阿穆更是瞪大了眼睛,小嘴微张,看着那五枚碧绿丹药,又看看神色平静的顾言,脸上写满了震撼。
麻青长老走上前,取出一枚丹药仔细查看,感受着其中精纯磅礴的药力和完美的药性平衡,良久,才长长舒了口气,看向顾言的目光充满了复杂和赞赏:“顾小友的丹道造诣,实在令人惊叹。老身炼制此丹数十年,也从未出过一炉五上品的佳绩。看来,请你相助,是老身最正确的决定。”
顾言谦逊一笑:“长老过奖了,仅是熟能生巧罢了。若有碧血蟾酥,药效当能再增三成。”
这番演示,彻底奠定了顾言在黑苗部的地位。没有人再因为他年轻或是外乡人而心存轻视,实力永远是赢得尊重最快的方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