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握紧组件,指节泛白。
“你是少府令,也是朕的军中支柱。”陈砚道,“明日你回大营,调三千锐士轮驻渭南,随时待命。不必穿甲持戟,只需佩剑列队,每日辰时巡视宫门一次。”
“这是……示威?”
“是预警。”陈砚说,“只要他看到军容整肃,便不敢轻举妄动。而一旦他动,你的人立刻接管城防。”
章邯终于躬身:“臣,领命。”
夜风渐起,吹散了熏炉余烟。陈砚送他至台阶口,望着远处咸阳灯火如星。
“你看那边。”他指着城东一片暗区,“宗室府邸,八成空置。那些老贵族,嘴上喊着‘祖制不可违’,实则盼着天下再乱,好复辟旧权。”
章邯顺着望去:“只要您在,他们翻不起浪。”
“我不在呢?”陈砚淡淡道,“若有一天,我也成了被人操纵的棋子?”
章邯猛地回头。
陈砚却已转身,走向案几。他重新展开伪诏,提笔在空白处写下一行字:“生辰宴,诸卿尽欢,勿念旧过。”
笔锋收束,墨滴坠落,在竹简上晕开一小团黑斑。
韩谈上前,低声道:“要不要通知云姜?她或许能从药理角度,查出赵高近年用药异常。”
“不必。”陈砚摇头,“她现在该忙别的。医署新编《卫生篇》月底呈报,比查一个阉人的脉象重要得多。”
韩谈不再多言,只将木匣重新锁好,收入怀中。
陈砚坐回案前,取出另一片竹简,继续绘制罪证树状图。他在“人证链”下新增一条:“冷宫井院囚婢,生辰宴前三日,放风一刻。”
这是陷阱的开端。
也是清算的序曲。
章邯离去后,行宫恢复寂静。陈砚点燃一盏铜灯,光晕笼罩案几,映出他半边冷峻侧脸。他翻开一本旧册,封面无字,内页却是始皇晚年批阅过的奏折抄录。
其中一页提到:“赵偃,邯郸人,幼入宫,性谨密,可托大事。”
他盯着“赵偃”二字良久,忽然笑了。
“你不是想当太傅吗?”他低声说,“朕就让你,堂堂正正地,走进这个局。”
窗外,骊山深处传来一声闷响,似是地下火道试压。蒸汽管轻微震动,带动檐角铜铃轻颤。
陈砚抬头,目光穿过窗棂,落在远处一座尚未完工的高塔上。那是新设的信号塔,用于连接各地驿站。此刻塔顶空无一物,但很快,就会升起第一面黑底金纹的秦旗。
他伸手摸了摸袖中竹片匕首。
刃口微凉,却已磨得极薄。
喜欢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