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第一个字,屏幕上的光标一闪一闪,像在催他继续。文档标题是“无声治愈·执行方案”,可他没急着往下写,而是切到了另一个窗口——直播平台的后台数据面板。
弹幕记录还在滚动,那些“假的”“剧本”“骗人”的词频高得离谱。他眯了眼,一条条翻下去,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些账号,注册时间集中在三天前,发言间隔精确到秒,连错别字都一模一样:“装神弄鬼”写成“装神弄gui”,拼音都没改过来。
“这哪是网友,这是流水线作业。”他低声嘀咕,顺手把几条典型评论拖进新建文件夹,命名为“水军样本”。
手机震动了一下,张峰发来消息:“你让我查的那个推广帖,我扒到了点东西。”
苏然立刻回拨过去。电话接通时,张峰那边正咔哧咔嚓嚼着薯片。
“你又边吃边干活?”苏然皱眉。
“脑子转得快,嘴也得动。”张峰含糊道,“我刚用爬虫扫了那批负面评论,发现它们有个共同动作——每条评论发出后三分钟内,必定给一个叫‘星耀传媒资讯速递’的公众号文章点赞。不是转发,也不是评论,就是点赞。”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他们在打卡。”张峰咽下薯片,声音清晰起来,“就像上班签到。发完黑评,必须给指定内容点赞,才算完成任务。”
苏然眼睛一亮:“所以这些账号背后,有人统一指挥?”
“不然呢?你以为真有这么多人闲得蛋疼,半夜不睡觉就为了骂你?”张峰冷笑,“更巧的是,这批账号注册邮箱全是@xypr.cn结尾的,查了下,是星耀传媒子公司专用域名。”
“好家伙,连马甲都不换。”苏然笑了,“他们怕我火,结果自己先露馅了。”
“还不止。”张峰压低声音,“我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个被删掉的群聊记录截图。名字叫‘舆情引导组第三分队’,里面有条公告写着:‘今日目标:压制#苏然治愈直播#话题热度,话术模板见附件。’”
“还有模板?”
“当然有。”张峰发来一张图。苏然点开一看,差点笑出声。
文档标题赫然是《负面评论标准化操作手册(V2.3)》,里面列着各种句式:
- “看他装神弄鬼我都替他尴尬。”
- “这种骗老人小孩的把戏也能上热搜?”
- “建议查他工作室有没有养伤鸟基地。”
最绝的是下面还标注了使用说明:“每条评论间隔不低于45秒,避免触发反刷机制;禁用感叹号超过两个,防止情绪化暴露。”
“他们还挺专业。”苏然摇头,“连标点符号都有KPI。”
“专业个屁。”张峰嗤笑,“真正的水军会用代理IP、随机发言间隔、模仿真实用户行为模式。这些人呢?清一色安卓机模拟器,IP地址全集中在江北数据中心,凌晨两点集体上线,干完活就下线,跟闹钟似的。”
“所以说,他们技术不行,胆子倒不小。”
“不是胆子大,是急了。”张峰语气认真了些,“一般做这种事的,都是看到流量失控才出手。你一场直播冲上TOP1,打乱了多少人的饭碗?大主播少一个推荐位,公会少一笔分成,人家能忍?”
苏然没说话,默默打开视频平台,搜了自己的名字。果然,好几个剪辑视频标题耸人听闻,《惊天骗局曝光》《治愈系主播背后的黑暗产业链》,播放量都在百万以上。
但他注意到,这些视频发布时间高度集中,发布时间都在他直播结束后的两小时内,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素材,只等信号一响就发布。
“这不是临时起意。”他说,“是预判了我的爆火。”
“所以我说,有人盯着你呢。”张峰顿了顿,“你要不要现在就把证据甩出去?”
“不急。”苏然关掉页面,重新调出弹幕分析图,“我们现在手里只有间接证据,能证明他们在操控舆论,但没法直接咬到主使。万一他们反咬一口,说我们诽谤怎么办?”
“那你打算怎么搞?”
“先存着。”苏然把所有截图、日志、账号列表打包加密,存进一个隐藏文件夹,命名为“反击备案_01”。他又建了三个子文件夹:【直播揭露】、【平台举报】、【谈判备用】。
“等时机。”
张峰啧了一声:“你还真沉得住气。换了我,早发长文开撕了。”
“撕有用吗?”苏然笑了笑,“他们巴不得我跳脚,只要我一吵,观众就只记得‘主播对骂’,谁还关心真相?”
“那你接下来怎么做?总不能一直憋着吧。”
“当然不。”苏然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在“无声治愈”四个大字旁边写下新的关键词:“水军漏洞”。
他拿起红笔圈住这个词,接着列出三条结论:
第一,抹黑非自发,系人为操控;
第二,操作手法粗糙,留有技术破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