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苏然正把半块三明治塞进嘴里。
他差点被面包噎住。
那条消息还躺在聊天框里,六个字像钉子一样扎在屏幕上:“你换了三个住处。”
他咽下食物,没急着回,也没关机,只是把手机反扣在桌上,杯底压住一角。窗外天色灰蒙蒙的,楼下的早餐摊刚收摊,塑料凳倒扣在桌面上,油渍在阳光下泛着光。
“看来我这‘隐居生活’演得不够逼真。”他喝了口凉掉的豆浆,自言自语,“人家连换房次数都数得比我清楚。”
张峰的声音从蓝牙耳机里传来:“别装轻松了,这已经不是警告,是点名。”
“我知道。”苏然撕开另一包面包,“所以我决定——从被动躲猫猫,转为主动摸底牌。”
“你想用读心术?”
“不然呢?等他们发通缉令再查?”
张峰沉默两秒:“可街上人这么多,你能听几个?总不能挨个上去搭话吧。”
“不用那么多。”苏然戴上墨镜,拉起卫衣帽子,“我只挑心里有鬼的。”
市中心商场入口,人流如织。
苏然混在上班族和游客之间,脚步不快不慢,右手插在口袋里握着手机,定位轨迹实时同步给张峰。他刻意避开监控死角,路线绕得像迷宫,但眼神始终扫视四周。
第一个目标是个穿西装的男人,在奶茶店排队时不停看表,手指敲着手机边缘。苏然假装拿错杯子靠近,指尖微热,读心术轻触对方思绪。
“任务失败……代号黑渊震怒……下次必须拿到影像……”
信息断断续续,夹杂着焦虑和恐惧。苏然退后一步,不动声色地记下关键词。
第二个是个年轻女孩,背着双肩包站在广告牌前发呆。他路过时捕捉到一句:“他们说那是志愿者培训基地,可为什么不让拍照?”
脑海里闪过一个模糊画面:铁门、水泥墙、墙上有个类似印章的标记,形状像是扭曲的井字。
第三个是在电梯里,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攥着公文包,心跳比常人快。苏然故意咳嗽一声,趁对方分神时探入意识。
“西区仓库清空了,痕迹处理干净……上面要封口……不能再出岔子。”
他走出电梯,靠在墙边低头整理鞋带,实则迅速在备忘录输入三条线索。
张峰的声音又响起:“抓到了?”
“仨人,三句话,听起来不像普通社畜能有的烦恼。”苏然直起身,“而且他们都提到了‘上面’,说明组织层级分明,命令严格。”
“你不怕被人察觉?”
“我又不是读整本小说,就翻一页纸的工夫。”他笑了笑,“顶多让人觉得刚才走神了一下。”
回到临时落脚点——一间闲置公寓,窗帘拉着,桌上摆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堆打印资料。
苏然把收集到的信息一条条列出来,贴在墙上。张峰远程接入系统,调出近期新闻。
“失踪志愿者?”他指着一篇报道,“三个月内七个大学生报名参加‘城市记忆守护计划’,之后全部失联。”
“名字听着挺正能量。”苏然冷笑,“结果成了黑渊的预备役?”
“还有这个。”张峰切到论坛截图,“有人发帖说在城西废弃工厂见过夜间运货,拍的照片里车厢贴着和你说的那个‘井字印’相似的标签。”
苏然盯着图案看了几秒:“不是巧合。这种符号不会随便出现在民间组织身上。”
“你要去查?”
“现在还不行。”他摇头,“但我可以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
他打开直播平台后台,编辑了一条动态发布出去:
“最近听说城里有些老建筑藏着特别的故事,有没有人知道哪些地方‘不太干净’?准备做个系列探访,欢迎提供线索~”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张峰皱眉:“这么直白?万一他们盯上你账号怎么办?”
“就怕他们不盯。”苏然开启隐藏程序,连接读心术感应模块,“我在这条动态下面开了情绪波动监测,凡是评论后心跳加速、瞳孔放大的,大概率心里有鬼。”
不到十分钟,评论区涌进上百条回复。
大多数是调侃:“城南殡仪馆后巷,保证阴气十足。”“我家楼下 ATM 机半夜会自己吐钱。”
但也有一些异常。
一个ID叫“风不起”的用户留言:“别去旧纺织厂,那边电路老化,容易触电。”语气关切,可情绪监测显示其发言时肾上腺素飙升。
另一个叫“夜巡者2023”的写道:“听说化工路十三号有鬼影,建议主播去看看。”位置精准,却在发送后立刻退出登录。
苏然放大IP分布图,发现这两个账号的信号源都集中在城西五公里范围内,且使用虚拟代理,明显刻意遮掩。
“有意思。”他圈出区域,“一个劝我别去,一个让我快去,目的不同,但都想把我引向同一个方向。”
“你信吗?”
“我不信鬼故事。”苏然合上电脑,“但我信有人怕我靠近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