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把加密文档合上,手指在触控板上划了一下,墙上的投影瞬间切换成时间轴表格。七十二小时倒计时被精确切割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每一块都标着不同颜色的标签。
“现在是七十小时整。”他抬头看向张峰和林悦,“第一次全流程走位,开始。”
张峰正蹲在一个打开的金属箱前,手里拎着一根带指示灯的线缆,皱眉看了眼接口型号:“这玩意儿真能伪装成普通信号箱?外壳连个散热孔都没有,看着像偷工减料的山寨货。”
“就得像个山寨货。”苏然走过去,顺手拿起那个方盒子掂了掂,“越不起眼越好。观众第一反应是‘这设备要坏’,谁会想到它能在半秒内展开三层能量护盾?”
林悦已经架好了三台摄像机,正弯腰调整最低那台的角度:“低机位没问题,但天花板上的得再往左挪五公分,不然拍不到你演示时的脚部动作——你说过,跃迁前后重心变化是重点。”
“对,别漏这个。”苏然点头,从桌上拿起一叠卡片翻了翻,“这些术语卡我也重新排过顺序,先讲感知延迟,再引入情绪波动影响,最后接空间定位误差。逻辑顺一点,不至于让观众听得像在补考物理。”
张峰一边接线一边笑出声:“你还真打算当老师?等会儿是不是还得布置作业?”
“已经在写了。”苏然咧嘴,“弹幕提问前十名,送我签名版《异能观测日志》——当然是打印的。”
林悦扑哧一笑:“封面印什么?‘作者:可能有点超常发挥的普通人’?”
“就这个。”苏然一本正经地把卡片插进透明夹板,“标题要有迷惑性,内容要让人觉得靠谱,但又不能太懂行,否则容易穿帮。”
张峰把最后一根线插进地板边缘的小槽口,拍了下手:“压力感应层通了。不过你可别踩歪了,昨天测试的时候你一个没站稳,系统直接判定入侵者启动警报,差点把楼道里的保洁阿姨吓跑。”
“那次是意外。”苏然干咳两声,“今天我会注意站姿。”
林悦按下录制键,三台机器同时亮起红灯:“多机位同步正常,收音也清。咱们开始吧?”
“来。”苏然站到客厅中央,深吸一口气,“第一环节:基础能力展示与原理解读。”
他举起激光笔,照向白板上的示意图:“各位现在看到的是非惯性位移的能量分布模型。简单来说,当我集中注意力时,身体周围的场域会产生微弱扭曲——”
话没说完,他身形一闪,出现在沙发另一头,动作干脆利落。
几乎同一秒,屋顶的警报灯突然闪起红光,尖锐的蜂鸣声炸开。
“又来了!”张峰跳起来冲向操作台,“护盾提前激活了!参数又飘了!”
苏然站在原地,无奈摊手:“我说话的时候情绪太稳,系统以为我要遭袭?”
“不,是你移动前嘴角翘了一下。”林悦回放录像,暂停在那一帧,“你看,就是这时候。系统识别为‘高自信状态触发防御预载’,自动提升了响应优先级。”
屋子里安静了一瞬。
张峰憋不住笑:“所以你笑一下,房子就觉得自己要被打?”
“闭麦。”苏然揉了揉太阳穴,“改参数,延迟至少半秒。下次我讲解完再表演,别搞得像抢答。”
林悦若有所思:“要不然加个提示语?比如‘接下来我要进行一次短距跃迁,请注意数据变化’,既给观众缓冲,也让系统明白这是计划内操作。”
“可以。”苏然点头,“还能显得我很专业。”
“关键是别再笑了。”张峰补刀,“你一笑,全屋都紧张。”
三人重新站位,第二次尝试开始。
这次苏然刻意压住表情,语气平稳地讲解完原理,然后清晰宣布:“现在进行第一次跃迁演示。”
绿灯亮起,他顺利完成位移,没有触发任何误报。
“成了!”林悦鼓掌,“节奏稳了,画面也连贯。”
“别高兴太早。”张峰盯着屏幕角落的波形图,“干扰模拟器刚才没反应,假断信号那段完全没启动。”
他拆开那个巴掌大的黑盒子,拧下底部螺丝:“定时芯片老化了,延迟误差快三秒。要是直播时说断三十秒结果只断了二十七,观众还以为我们剪辑造假。”
“能修吗?”
“换芯片就行。”张峰从工具包里翻出一个小袋,“备用件在这,十分钟搞定。”
林悦趁空档翻看脚本:“其实技术切换的地方,我们可以加个互动环节。比如让观众投票选下一个演示项目,正好借投票加载的几秒钟遮掩信号中断。”
“妙啊。”苏然眼睛一亮,“还能拉参与感。”
“而且。”林悦眨眨眼,“你不是说要塑造‘研究者’形象吗?就说‘根据多数意见,我们将优先验证情绪值对跃迁精度的影响’——听着就像真有数据分析。”
“就这么办。”苏然抓起笔快速修改脚本,“顺便把问答环节往前调,放在第二个演示之后,避免中间冷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