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轮毂压在略显颠簸的官道上,发出单调而有节奏的“咯噔”声,如同为这段北上的旅程敲打着沉闷的节拍。车厢内空间不大,陈设简陋,空气中弥漫着木料、尘土以及一丝淡淡的马匹气息。天津卫那熟悉的市井喧嚣与烟火气,已被远远抛在身后,窗外的风景,从城郊的田舍村落,逐渐变为更加开阔、也愈发显得荒凉的北方原野。树木凋零,田地空旷,冬末的寒意依旧顽固地盘踞在空气中,透过车帘的缝隙钻进来,带来丝丝凉意。
车厢内的四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气氛安静得只剩下车轮的滚动声和马蹄踏地的声响。
利玛窦神父坐在靠窗的位置,手中紧握着他那枚银质十字架,双眼微闭,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沉浸在虔诚的祈祷中。他面容肃穆,仿佛正与他的上帝进行着深入的交流,寻求着此行前方的指引与庇佑。偶尔,他会睁开眼,透过车窗望一眼飞速掠过的、对他而言充满异域风情的景色,蔚蓝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对未知的好奇,但更多的,是对即将踏入风暴中心的忧虑。
太子朱载堃坐在利玛窦对面,同样闭着眼睛,背脊挺得笔直,看似在闭目养神。但他的眉头微蹙,指尖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显露出内心的波澜起伏。他的脑海中,正反复回响着AI洪武那番跳脱却又重若千钧的嘱托,以及那枚贴身收藏的、“火种”玉符带来的冰凉触感。严嵩的罪证、混沌引擎的图谱、那些超越时代的“新学”构想……这些信息如同狂涛骇浪,冲击着他的认知,也让他深感责任重大。重返京城,不再是简单的逃亡或潜伏,而是肩负着巨大秘密和使命的主动出击。他需要思考的太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如何与京中可能残存的忠直势力取得联系?如何在严嵩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寻得一线生机?每一个问题,都沉重如山。
陈远和沈青璃并肩坐在太子旁边的长条座椅上。陈远靠窗,沈青璃坐在他身侧。两人都没有说话,目光大多望着窗外不断向后飞逝的、逐渐变得陌生的风景。绿色的农田被枯黄的草甸取代,熟悉的津方言口音也渐渐消失在风中,一种离乡背井的漂泊感,悄无声息地弥漫在心头。
然而,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一种奇妙的氛围却如同潺潺细流一般,在陈远和沈青璃之间悄然流淌着。这是一种经过生死与共、朝夕相处后,才得以磨合出的默契,它是如此的微妙和难以言喻,仿佛是一种只属于他们两人的语言。
随着行程的逐渐深入,午后的阳光如同一束金色的箭,斜射进车厢,带来了些许暖意。然而,这温暖的阳光也让人感到口干舌燥,喉咙里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陈远下意识地舔了舔那有些发干的嘴唇,这个细微的动作几乎没有人能够察觉到,但却被坐在他身旁的沈青璃尽收眼底。
然而,就在他脑海中刚刚浮现出这个念头的一刹那,身旁那个一直安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沈青璃,似乎心有灵犀一般,突然有所感应。她的身体并没有丝毫的转动,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双眼专注地望着窗外那不断后退的风景。
就在这时,只见她那纤细而修长的手腕微微一动,宛如轻盈的蝴蝶翩翩起舞。这一动作虽然细微,但却显得异常自然和流畅,仿佛她早已对此习以为常。随着她的手腕移动,原本挂在车厢壁上的一个皮质水囊,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摘取下来一般,稳稳地落入了她的手中。
紧接着,沈青璃的手臂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地伸展,将那个皮质水囊递到了陈远的面前。整个过程中,她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没有询问陈远是否需要喝水,甚至没有将目光投向他一眼。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自然而然,仿佛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举动,没有丝毫的刻意和做作。
陈远突然愣住了,他的脑海里像是被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过,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暖流。这股暖流迅速传遍了他的全身,让他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恍惚起来。
他缓缓地伸出手,接过了沈青璃递过来的水囊。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水囊的瞬间,他的手指也不经意间触碰到了她那微凉的指尖。那一瞬间,他的心跳像是突然漏掉了一拍,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
“谢谢。”他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这简单的两个字,却似乎蕴含了千言万语。
沈青璃听到他的道谢,只是微微颔首,表示回应。她的动作幅度很小,几乎让人难以察觉。她的目光依然停留在窗外飞驰而过的枯树林上,仿佛刚才递水的人并不是她一样。
【系统提示(以极细微的、仿佛怕打扰到什么似的字体在陈远视野角落闪过):检测到目标人物【沈青璃】发起“关怀”互动。互动方式:无声递水。宿主响应:接受并道谢。默契度微提升。】
陈远轻轻地拔开水囊的塞子,一股清泉般的凉意扑面而来。他迫不及待地将水囊凑近嘴边,大口地吮吸着那清凉的水,仿佛那是生命的源泉一般。水顺着喉咙流淌而下,滋润着他那早已干裂的喉咙,让他感到一阵舒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