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与精神控制力。数次,他的意识几乎要被那些无序且微弱的扰动带偏,陷入对某种特定“噪音”来源的探究;或者因长时间沉浸在这种似有若无的感知中,却始终触摸不到核心而心生焦躁与挫败感。但他总能及时警醒,调整呼吸,默念法诀中宁心静气的部分,将如同风中烛火般摇曳的心神重新拉回那种空明“映照”的状态。进步是微乎其微、几乎难以察觉的,但他能模糊地感觉到,经过持续的练习,自己的精神触角似乎比之前更敏锐、更坚韧了一丝,对那种弥漫于背景“噪音”之下的、庞大“虚无”的存在感,也似乎比离开学校时更真切、更清晰了一分。这是一种量变积累的过程,需要水滴石穿的功夫。
修炼《虚空映照法》的间隙,他也会进行“风暴领主”的精细化操控练习。为了避免惊动家人和邻居,他严格控制着能量范围和动静,将练习规模压缩到极限。只见他掌心之上,一道微型的、几乎完全透明的气旋缓缓成型,内部气流高速旋转、压缩,发出低不可闻的、如同细丝震颤般的嘶鸣。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气旋的旋转速度、稳定性、能量输出密度以及形态。时而让其如同温顺的水晶球般悬浮在掌心之上一动不动,时而控制其如同灵动的游鱼般在指间缓缓穿梭移动,时而尝试将其压缩成更小、更凝实的形态,时而又试图将其拉伸、变形,模拟不同形态风暴的雏形。
“威力提升的前提是绝对控制。失控的力量,再强大也是灾难。”他想起李教练的教诲,心中默念。现在还不是追求风暴规模有多庞大、视觉效果有多震撼的时候,而是要做到如臂使指,念动即生,念息即散,并且能将力量精准地凝聚于一点或一条线,而非肆意扩散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和关注。这种精细入微、于方寸之间见真章的练习,虽然看似进展缓慢,但对能量掌控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基础。
远程方面,他通过加密通讯频道与“新风能”项目团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团队成员大多也已返回各自家中度过暑假,但借助元祖星先进的虚拟协作平台和全息投影技术,项目的工作并未停滞。楚风不时传来他对能量转换模型进行微调后的最新数据包,林雪则在不断完善和打磨决赛答辩的文稿与逻辑链条,苏晓和陈浩则在反复演练演示环节的各种流程和应急预案,并将遇到的问题和想法在团队群里分享。步高峰作为总协调,会定期召集线上会议,同步各方进度,解决遇到的技术或协作问题,确保团队在假期期间仍能高效运转,为决赛做最充分的准备。
“决赛的场地和具体赛制细则已经公布了。”在一次傍晚的例行线上会议上,林雪共享了一份官方文件到虚拟会议室的光屏上,“地点设在星港都市‘天河之光’的穹顶会展中心,赛制明确包括三个环节:现场实物或模拟演示、核心成员技术答辩以及由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质询。根据内部消息,评审团中确认会有星际联邦能源署的专家代表,以及几位在银河系范围内都享有盛名的学者。”
“星际联邦的专家…”陈浩的声音透过频道传来,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又混合着一丝紧张,“这可是真正面向星海的舞台了!我们的技术能入他们的法眼吗?”
“压力也是动力。”步高峰沉稳的声音响起,透过高质量的音频设备,清晰地传递到每个成员的耳中,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我们的技术基础是扎实的,创新性也经过了多层选拔的验证。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把展示做到完美,把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都想在前面,做好预案。楚风,能量转换效率的稳定性测试数据,尤其是长时间满负荷运行的数据,再全面跑一遍,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在我们宣称的阈值之上;林雪,答辩稿针对联邦科技背景和可能的知识结构,稍作调整,用词可以更星际通用化一些,同时要突出我们的技术相对于现有联邦通用技术的独特优势与元祖星本土特色;苏晓、陈浩,演示环节除了主方案,再多准备几套应对不同突发状况的备用方案,尤其是考虑到‘天河之光’可能使用的设备接口和场地环境,提前做好兼容性测试。”
他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的安排,让团队成员原本有些浮动的心都安定下来,纷纷领命而去。步高峰结束通话,揉了揉略显疲惫的眉心。星系级决赛,意义重大,关乎项目未来的命运,也关乎他借助项目接触更高层次视野的计划,不容有失。他必须确保团队在假期保持状态,以最佳姿态迎接挑战。
傍晚,步高峰下楼帮忙准备晚餐,母亲林婉正在厨房忙碌,看到他进来,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高峰,这次回来,妈感觉你比上次…更沉稳了,想的东西也好像更多了。在学校,还有那个什么项目,是不是压力特别大?千万别太累着自己,身体最重要。”知子莫若母,她敏锐地感觉到了儿子身上气质的微妙变化,那是一种经过沉淀后愈发内敛的稳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