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信任的砝码
信阳城破的捷报传到武汉行营时,邓枫正在参加一场高级军事会议。宽敞的作战室内将星云集,他是少数几个获准列席的校官之一。
“云帆来了。”参谋长陈诚向他招手,“正好,你来分析一下北线的战局。”
邓枫稳步走到巨幅地图前,接过指挥棒。这个看似寻常的举动,却让在座几位高级将领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能让陈诚如此器重的年轻军官,前途不可限量。
“目前我军在豫南进展顺利,但需警惕奉军主力的反扑。”邓枫的指挥棒点在开封方向,“张学良的奉军正在此集结,若与吴佩孚残部形成掎角之势,恐对我军构成威胁。”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在座的将领:“卑职建议,主力应避开奉军锋芒,先肃清豫南残敌,巩固后方。”
这个建议看似稳妥,实则暗藏玄机。避开奉军主力,就意味着为北方的友军争取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邓营长未免太过谨慎。”第一师师长刘峙摇头,“如今我军士气正盛,正该一鼓作气,直取开封。”
邓枫不慌不忙:“刘师长所言极是。但据可靠情报,奉军已在开封周边构筑坚固工事,若贸然进攻,恐伤亡惨重。”
他提供的“可靠情报”,实际上经过精心筛选——既包含真实的敌军部署,又隐去了奉军内部的矛盾和薄弱环节。
会议结束后,陈诚特意留下邓枫:“云帆,你的判断很稳妥。现在军中激进之人太多,需要你这样的稳健之将。”
“参座过奖。”邓枫微微躬身,“卑职只是尽忠职守。”
“尽忠职守...”陈诚意味深长地重复着这四个字,“现在像你这样纯粹的军人不多了。”
这句话中的暗示让邓枫心中一凛。随着北伐的推进,国民党内部对共产党的猜忌日益加深,许多跨党籍的军官都受到了特别关注。
三天后,邓枫接到一个特殊任务:协助政治部清查部队中的“不稳定分子”。
政治部副主任周凤岐是个面色阴沉的中年人,他递给邓枫一份名单:“这些都是有共党嫌疑的军官,邓营长可熟悉?”
邓枫接过名单,心中一震。上面有几个名字,是他知道的确为同志的潜伏人员。但他面色如常,仔细浏览后,在其中两个名字上画了圈。
“这两人,卑职在黄埔时曾见他们参加左派学生集会。”他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特别是这个李振华,经常在壁报上发表激进言论。”
他说的都是事实,但这些人在他心中并非最关键的同志。用次要的牺牲来保护更重要的同志,这是残酷却必要的选择。
周凤岐满意地点头:“邓营长果然明辨是非。还有其他人吗?”
邓枫故作沉思,然后摇头:“其他人,卑职不太了解。不过...”他故意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卑职以为,清查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影响部队战斗力。如今战事紧张,若牵连太广,恐动摇军心。”
周凤岐眯起眼睛:“邓营长言之有理。那依你之见?”
“不如先集中调查这几个确凿的,其他人暗中观察。若真有异动,再收网不迟。”
这个建议既表现了“忠诚”,又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更多同志。周凤岐沉思片刻,终于点头:“就按邓营长说的办。”
从政治部出来,邓枫感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每一次这样的“忠诚测试”,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傍晚,他收到师部通知:因在信阳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晋升为中校团长,所部改编为独立团,直属前敌总指挥部。
晋升的消息传来时,全团欢腾。只有邓枫知道,这枚晋升的砝码,是用什么换来的。
当夜,他独自在团部写报告。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他却久久不能下笔。白天那两个被他圈出的名字,如同烙印般刻在心头。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北方的星空。在那个方向,有他真正的同志,有他誓死守护的理想。而在这里,他必须继续戴着面具,用一个个“忠诚”的表现,换取敌人的信任。
“团长,还没休息?”罗友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邓枫没有回头:“在想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罗友胜沉默片刻:“今天政治部的人来了,问了不少问题。”
“哦?”邓枫转身,“都问了什么?”
“主要是关于团里军官的情况...还特别问到了您和叶怀远营长的关系。”
邓枫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你怎么说?”
“我说您和叶营长在战术上有过分歧,但那都是公事公办。”罗友胜顿了顿,“团长,现在风声很紧,您要小心。”
邓枫深深看了这位老部下一眼。罗友胜显然察觉到了什么,但他选择了保持沉默和继续追随。
“我知道了。”邓枫拍拍他的肩膀,“去休息吧。”
当夜,他用密写药水写了一份紧急情报,将政治部的清查计划和重点关注人员名单送了出去。在情报的最后,他加了一句:
“信任日增,然如履薄冰。必要时可牺牲次要,保全核心。”
这是他最痛苦的抉择:用少数人的牺牲,换取更多同志的安全,也换取自己在敌营中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价值。
情报送出后,他一夜未眠。黎明时分,他站在军容镜前,看着镜中那个肩佩中校军衔的军官。
这张面孔越来越陌生了。
但他知道,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他必须继续走下去。用敌人的信任作砝码,在天平的另一端,押上自己的生命和灵魂。
晨号响起,新的一天开始。邓枫系紧风纪扣,戴上军帽,又变成了那个英气逼人的“黄埔孤星”。
只有他知道,今天的每一步,都将为明天的暗战积累更多的筹码。
喜欢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