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月听完郑淑娟她们的情况介绍后,经过一下午的热烈讨论,给出的建议是:一是双方在村民中开展一次关于是养鸡还是种植蘑菇、木耳的辩论大会,各自阐述养鸡和种植蘑菇、木耳的优势和弊端;二是由村民根据自身条件自愿选择是养鸡还是种植蘑菇、木耳;三是跟村民明确春城八一超市为河套村养鸡联合体长期合作伙伴,产的鸡蛋全部代销。
张金玲说:“有最后这一条这帮臭老爷们就干不过咱们。”
陆晓曼说:“人家丰城县八一特产联合公司的蘑菇和木耳可远销南方啊,在当地也能深加工,如果河套村种植木耳、蘑菇销路肯定也没有问题。”
杜山梅说:“一个村子只能干一样,干多了精力和财力也不够,再说也形成不了规模,干脆你们回去就让那些臭老爷们好好种地得了,河套村就建成养鸡专业村。”
吴月月瞅着杜山梅说:“你现在咋变得比我还厉害呢,我看这招可行,不过咱得走个形式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把什么杨兴武、徐正一啥的给治住,以后好让他们乖乖的为河套村养鸡联合体服务,而且还不用付工钱。”
郑淑娟她们高兴的说:“就这么办,有你们支持,将来河套村就是我们女人的天下,不是半边天,给他来一个一手遮天。”
到了晚上,杜山梅说:“咱们今天晚上是不是喝点。”
吴月月说:“我可不敢喝了,叛徒晓曼把咱们在辽城开会喝酒的事告诉子君哥了,子君哥打电话都劝我不要带着你们出去喝酒。”
陆晓曼翻了月月一个白眼说:“说的真好听,还劝你,是骂你了吧,不仅子君哥骂你,珊珊是不是也给你上课了。子君哥跟我说了,让我严格管理你和杜山梅的酒,不让你们俩出去喝酒。”
一提到珊珊,吴月月立马就老实了,她很怕珊珊把她在辽城喝大酒的事告诉妈妈,好一顿求饶珊珊才答应不告诉潘姥姥,但仅此一次,绝不允许有第二回。
杜山梅有些不服气的看着晓曼,晓曼不屑一顾的瞅着杜山梅说:“咋的你还不服气呀,那我就告诉杜阿姨,看你服不服?”
杜山梅赶紧摆手说:“大姐,我服了,彻底服了,你是哪壶不开提那壶呀,不喝酒饭总的吃吧。”
吴月月说:“咱们就去超市边上的那家歌舞餐厅,带唱歌跳舞的,吃完饭咱们陪着淑娟她们唱唱歌跳跳舞。”
郑淑娟赶紧摇头说:“我们可不会唱歌跳舞啊 。”
吴月月说:“想当老板啥都得学,这也是工作需要。”
一听是工作需要,张金玲说:“哪行,咱们就学。”
饭店老板认识吴月月、陆晓曼曼和杜山梅,一见三个大美女来了,赶紧是热情招待,给找了一个大的房间唱歌跳舞,还免费送了两个大果盘。
郑淑娟她们还没有到歌厅唱过歌呢,扭大秧歌倒是会,跳舞也没有试过。
吴月月唱歌实事求是说是一般化,但就是敢唱,陆晓曼和杜山梅歌唱的还是不错的。
服务员调好音响,吴月月可不管那些,拿起麦克风自己就先来了一首《十五的月亮》,唱完之后还问淑娟她们自己唱的咋样。
郑淑娟她们也弄不清楚是唱的好还是坏,就使劲拍巴掌说:好。
吴月月得意的坐下瞥了晓曼一眼,晓曼也不瞅她点了一首《踏浪》,唱的跟原声一样,杜山梅点了一首《潇洒走一回》,更是韵味十足。
郑淑娟她们几个都有些听呆了,连鼓掌都忘了。等她们醒过腔来才围拢过来对晓曼和山梅说:“你们这是咋学的,唱的这么好呀,这不赶上真人唱的了吗。”
吴月月说:“淑娟,你们几个也找自己会唱的歌唱一下。”
郑淑娟她们相互推托着,谁也不好意思先唱。
张金玲倒是大方,说道我会唱二人转小帽。
陆晓曼一搜索还真有二人转小帽《小拜年》。
二人转是东北地方戏,在东北每个人都会哼哼几句,张金玲唱的还真像那么一回事。由于张金玲带头,郑淑娟她们几个也敢开口唱了几句自己平时哼哼的歌,唱了一会儿,吴月月和杜山梅又教大家跳舞。她们俩的舞跳得的是非常好,有点专业的范,大家一直玩到八点多。
吴月月说:“我得回家了,要不然我妈又该骂我了。”
把郑淑娟她们送到宾馆,武月月、陆晓曼、杜山梅各回各家。
回到宾馆,张金玲往床上一躺说:“咱们今天是又开眼界了,你看月月她们唱歌跳舞啥都会,跟她们一比咱们可真是土老帽,咱们可真是投胎投错地方了,下辈子一定要找个大城市来投胎。”
郑淑娟说:“你想的还挺远,还想下辈子的事呢,我看咱们还是把眼前的事整好,光羡慕人家有啥用啊,咱还得干,村里还有好多人羡慕咱们呢,人比人的死,货比货得扔,我们有机会就和吴月月、贾清清她们多交流,总有一天咱们也会和她们一样的。”
张金玲扑棱一下从床上起来说:“必须干,干趴拉架子也得干,回去咱们就和杨兴武他们召开村民辩论大会,可咋辩论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