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新锋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他太乐意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江河虽然暂时休假,但他的“魂”仿佛还留在这栋楼里。蒯新锋很清楚,自己此刻行使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源于江河留下的威慑力和对他的信任。他刻意模仿着江河当初那种雷厉风行、不苟言笑的风格,效果出奇的好——下面的人汇报工作时,腰板都挺直了几分,材料准备得格外详实,生怕被这位“蒯黑脸”(私下里人们开始这么叫他)揪出半点错漏。
杨燕后来给江河打电话反馈时,笑着说:“蒯书记现在可是尽心尽力,风格嘛……还真有几分您的影子,整个纪委的风气为之一振。”
江河听了,只是淡淡“嗯”了一声,心里却着实松了口气。安南这个摊子,必须有一个镇得住的人守着,蒯新锋目前看来是最合适的人选。只要他不行差踏错,不为了政绩搞冤假错案,江河就愿意给他最大的支持。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驾驭局势,有时并非要事必躬亲,只需选对那把锋利的剑,并确保剑柄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而此刻的安南县,江河的“恶名”——“江黑子”三个字,比任何时候都要响亮,已成为笼罩在安南某些人头上一片驱不散的乌云。
茶馆酒肆,坊间巷议,人们提起那场纪委书记“失联”,依旧津津乐道。
“听说了吗?卫家!就是那个出了将军的卫家!够厉害了吧?想动江书记,结果呢?嘿,自家最小的那个宝贝孙子,直接给送进去了!判得不轻!”
“何止啊!我二舅家的表侄在省里机关工作,听说连那位退下来的卫将军,都因为家教不严、侄子仗势惹祸,脸上那金箔,算是被撕得干干净净喽!”
“这江黑子……到底什么来头?卫家都动不了他,反而崩掉了一口牙?这哪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
“所以说啊,别看现在主持工作的是蒯书记,那代表的还是江书记的意志!这安南的天,变不了!”
这些议论,无形中编织成一张巨大的威慑网。连大名鼎鼎卫家都栽了,还有谁敢轻易试探纪委的锋芒?蒯新锋的工作之所以能开展得如此顺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江河一手打造出的这种“谈江色变”的强大气场。
权势如冰山,显露水面的不过十之一二,真正令人恐惧的,是那水下深不可测的根基和足以撞沉巨轮的威慑力。
于是,眼下的安南纪委,当真是颇有几分“开封南衙”的架势,铁面无私,令出不二,邪祟避易。整个安南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清,以往那些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的现象几乎绝迹。营商环境的大幅改善,直接促进了经济的蓬勃发展。
牛角山的旅游开发项目进展如火如荼,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观景台、特色民宿拔地而起。香港苏氏嘉良集团后续的资金持续注入,相关的配套加工厂、物流公司也相继落户安南。
最大的受益者,是当地的百姓。无数原本背井离乡去打工的农民,如今发现家门口就有了赚钱的机会。建筑工地需要工人,新开的酒店餐馆需要服务员,山货采集加工需要人手……工资或许不比外面低多少,但能守着家、陪着孩子老人,这份踏实感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更让人欣喜的是,那些以往烂在山里或者只能低价卖给二道贩子的土特产——野生菌菇、山蜂蜜、笋干、土鸡鸭……在港商带来的先进理念和包装营销下,被打上了“生态有机”、“深山珍品”的标签,经过精心加工和统一品牌运作,变成了城里人乃至香港、海外市场竞相追逐的抢手货,价格翻了几番还不止。村民们摸着鼓起来的腰包,脸上笑开了花。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活水一旦涌动,便能滋润最干涸的土地,凝聚最涣散的人心。此时的安南,正是一片百业待兴、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
然而,政治的旋律永远不会单一。大风浪过后,并非总是风平浪静,而是新一轮势力的重新划分与整合。县委书记皮俊耀,敏锐地抓住了这“大风扫荡后,天地廓清”的最佳时机,开始悄然在人事布局上发力。
他很清楚,江河给安南创造了一个相对“干净”也相对“权力真空”的局面,这对他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他现在出手调整干部,阻力最小,名正言顺——为了巩固发展成果,扫清发展障碍!…
一时之间,大好形势成了人事动议的契机。
喜欢权谋权色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权谋权色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