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满都“雪山静修中心”的运营逐渐步入正轨,包德发却隐隐觉得,高原的宁静之下,那颗习惯折腾的心又开始有些“痒”了。
这天,一封来自南半球的电子邮件,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了涟漪。发件人是“大洋洲身心整合疗愈协会”的负责人艾莉娅,一位曾在包德发这里学习过“辣味冥想术”的澳大利亚学员。
“尊敬的大师包,”邮件开头写道,“您的‘动静结合’理念在我们这里引起了巨大反响。我们诚挚邀请您前往悉尼,举办系列工作坊,并探讨在太平洋文化背景下,您的体系与古老毛利‘哈卡战舞’及海洋灵性融合的可能性……报酬丰厚,且包括您和丽莎的全部行程费用。”
包德发盯着屏幕上碧海蓝天的宣传图,眼睛亮了。他指着邮件对丽莎说:“看看!你爸的学问,这就要走向世界了!大洋洲!阳光!沙滩!还有那个什么……哈卡战舞!听着就带劲!”
丽莎看着父亲眉飞色舞的样子,忍不住提醒:“爸,你刚在雪山找到点平静,这又要去折腾?而且,‘哈卡战舞’好像是新西兰毛利人的,不是澳大利亚的……”
“哎,都是大洋洲,一家人嘛!”包德发不以为意地摆手,“重点是文化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再说了,”他压低声音,眼中闪着熟悉的光,“你不想去看看传说中的珊瑚海、大堡礁?说不定还能捞点……呃,是体验点当地特色回来!”
丽莎扶额,知道父亲的老毛病又犯了,那股“收藏癖”在蠢蠢欲动。但看着父亲那混合着期待与狡黠的眼神,她知道拒绝是徒劳的。而且,内心深处,她也对那片陌生的海洋世界感到好奇。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降落在悉尼金斯福德·史密斯机场。一股混合着海水咸味和桉树清香的暖风扑面而来,与加德满都干冷的空气截然不同。
接机的艾莉娅是一位热情洋溢、肤色健康的中年女性,她给了包德发一个有力的拥抱:“欢迎来到南半球,包大师!”
前往市区的路上,包德发的眼睛不够用了。蔚蓝的悉尼港、洁白的帆船、以及那标志性的悉尼歌剧院贝壳形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嗯,这地方不错,风水挺好,灵气……呃,是空气很足!”包德发煞有介事地评价,引得艾莉娅咯咯直笑。
工作坊设在邦迪海滩附近一间面朝大海的玻璃房里。第一天,来参加的学员五花八门:有瑜伽爱好者、冲浪手、寻求减压的都市白领,甚至还有几位好奇的当地土着文化研究者。
包德发依旧穿着他那件略显突兀的绛红色袈裟(他声称这是他的“战袍”),盘腿坐在垫子上。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大洋洲首秀”。
“诸位!喜马拉雅的智慧告诉我们,静能生慧!但到了你们这大海边上,我发现,光静不行,还得动!要像那海浪,有起有伏,有静有动!”他挥舞着手臂,试图模仿海浪的波动。
接着,他照例搬出了他的招牌—“辣味冥想术”。当他拿出那包熟悉的、标注着“地狱辣度”的辣椒粉时,台下学员们的表情从好奇变成了惊恐。
“来,感受这辣椒的热情!让这南半球的火焰,净化你们被都市麻痹的感官!”包德发慷慨激昂,不由分说地开始分发蘸了辣椒的……呃,当地特产 Vegemite 酱饼干?
一时间,咳嗽声、倒吸冷气声、找水杯的碰撞声响成一片。丽莎不忍直视地捂住脸。艾莉娅则站在角落,表情复杂,似乎在思考这次邀请是否是个错误。
工作坊的“辣味开场”虽然颇具冲击力,但意外地,后续几天还真吸引了一批追求新奇刺激的学员。包德发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已经成功地将东方智慧与南洋风情进行了初步结合。
这天下午,包德发拉着丽莎来到着名的邦迪海滩。他看着沙滩上健美的冲浪者和五彩缤纷的比基尼,再看看自己一身袈裟,觉得有点格格不入。
“入乡随俗!入乡随俗!”他念叨着,竟然跑到旁边的商店,买了一条印满火烈鸟和菠萝的沙滩裤,直接套在了袈裟外面。那混搭的风格,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他学着别人的样子,抱着个冲浪板就往海里冲,结果一个浪头就打翻在地,呛了好几口海水,狼狈地爬回岸边,那件花哨的沙滩裤也差点被浪卷走。
“咳咳……这南太平洋的水,劲儿比辣椒粉还冲!”他瘫在沙滩上喘气。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阵低沉而富有节奏的吟唱和拍打身体的声音。包德发好奇地望去,只见一群肤色黝黑、体格健壮的波利尼西亚裔青年,正在一位长者的带领下,练习着一种充满力量感的舞蹈。他们表情威严,动作刚劲,跺脚、瞪眼、吐舌,充满了原始的野性与美感。
“哇!这就是传说中的哈卡战舞吧?”包德发兴奋地爬起来,凑上前去观摩。
那位带领练习的长者注意到了这个打扮怪异、眼神发亮的亚洲中年男人,停下了动作,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平静而有力地说:“朋友,这是我们的‘西瓦’(Siva),萨摩亚的战舞,不是新西兰毛利人的哈卡。它们相似,但属于不同的岛屿和家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